三、总结反思

三、总结反思

自2014年职业学院首次承办乡村学校资深教师关爱培训项目以来,已连续成功地举办过四届。一方面,通过教师培训项目的成功举办,凡是参加过乡村学校资深教师关爱培训项目学员的“三养”理论与知识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对我省偏远农村和贫困山区乡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学员们也对我校的教师培训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与点赞,每一年的学员满意度都达到了95%以上。然而,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经验+反思=成长,说的是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他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对于教师培训工作模式而言,同样如此,模式的形成与构建是经验积累的结果,但仅仅为经验而经验,那么也就无所谓模式的形成,更谈不上模式创新。显而易见的是,一旦某种教师培训模式已经构建完成,当然会具有比较稳定的结构。但是,如果构成模式诸多要素的其中某一个要素发生变化的话,整个教师培训模式的空间场域中的各要素之间的作用力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各种力之间经过博弈达到新的平衡,形成一种新的教育培训模式。所以,对我们这个作为乡村学校资深教师关爱培训项目的承办方而言,过去多年来成功经验不断积累与学员对我校教师培训工作的高度认可与肯定,并不代表这个模式是一成不变的、完美无缺的通用模式。这些年下来,我们其实也逐渐发现这个模式本身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其实也是教师培训工作模式普遍性存在的共性问题。如,第一,要从乡村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继续完善培训课程设置,如继续加强学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与使用的力度,事实也证明他们尽管年龄普遍偏大,但向学善学之心不止,他们对手机微课程制作等相关课程非常感兴趣;第二,处理好培训时间短与培训任务重的矛盾,为避免出现“集中培训结束,学习即结束”和“培训时激动感动,培训后一动不动”的情况,需要考虑如何从培训顶层思考与设计方面探索建立培训长效机制,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保障性措施与政策环境;第三,如何打造为培训主、客体间建立一个远程化、立体化、持续性的交流平台,努力实现长期指导、全程培训。

认真反思,直面问题,我们清晰认识到,教师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培训工作是一个探索与提炼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提高的过程,这将有助于我们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需要持续不断地反思和总结、探索与革新,使教师培训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求乡村资深教师关爱培训模式的不断完善与创新,并达到最佳的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