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培训心得汇总

二、培训心得汇总

【成果一】

为期十天的国培研修,我收获颇丰,感觉每天幸福而又充实,因为每一天我们都会接触到一些有思想、有学识、有经验的老师,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及教学睿智,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这十天,耳濡目染的东西很多很多,每一天我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

“聆听授课”,给我们带来不同层面、不同专题的学习,开阔了理论视野。文学禹老师的师德师风教育,让我明白了一个教师“学高为师、身高为范”的真正含义。通过黄艳华老师对我们课堂的诊断,明白了我们的课堂效果有很多地方需要提高。黄艳华老师教会了我们如何对一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与优化。韩玉玲老师讲授了有效课堂之教学任务与教学反思设计,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全新的理念,让人耳目一新。刘妍君老师讲授了有效课堂之教学过程设计,依据学生注意力的高峰期来设计教学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保持专注力,让教学更高效。徐一斐老师教会了我们如何对信息化资源的收集与制作,教学课件的制作等。胡平霞老师教会了我们如何去知“微”见著,如何对微课进行赏析与设计制作,教会了我们使用CS、PS软件,并利用这些软件进行微课的制作。梁称福老师根据最新职教理念、结合自身研究领域、紧扣我校办学实际讲授了课程标准制定的原则、要求和方法,他务实的科研精神和渊博的专业知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旺老师分享了主题是教育教学基本技能与基本素养,他从教育教学技能概述、教学原则、教学准备、备课意识及教案的写作等方面向我们层层展开,娓娓道来,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幽默的语言风格让课堂掌声不断。刘军老师讲授了课程考核评价和任务驱动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他的课结构严谨、环环相扣,内容丰富、案例全面。最让我们折服的是他的课堂驾驭能力,要求严格而又气氛活跃,任务多样而又秩序井然。如果说听别的老师的课是一种煎熬,听这几位老师的课则是一种享受!仿佛使我又回到了高中时代,他们优美、精彩的讲课内容和讲课艺术又唤醒了我那种已遗弃多年、以为再也不会苏醒过来的那种求知若渴的学习心态!

通过国培研修,专家深入细致的讲解、指导教师恰如其分的点评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反思,促我奋进,关注学生,使每位学生都有幸福感,是我追求的目标。去掉矫揉造作,去掉浓妆艳抹,细品草根的真实,感受真情流露。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是以往课堂不可缺少的部分,不只对学生知识的灌输,更应注重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有一位教育家指出:“学习的意义在于充实自己的生命价值,更在于改进和完善自己的生命状态,如此,学习才能成为自己的内在需要。”通过这次国培研修,找出了自己在教育教学、学习中存在的症结,我要对症下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提高认识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香扑鼻来。”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先找准自我发展方向,让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业务和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学习成为一种常态。未来的日子还会遇到各种荆棘,生发出更多的疑惑,我们只有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希望,披荆斩棘,逾越重重高山。然后,只要静心、慢行、持之以恒,在国培中吸取营养,研修路上必定留下我们成长的足迹,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注重学生

教师不应只做教书匠,而要做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自己首先要做一个大写之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通过不断学习,用最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的表率,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经意或不经意地给学生的心田播上理想、梦想、思想信念等种子。用自己高尚的师德,给学生以心灵的启迪,同时,也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关心爱护学生,教师既要有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丰富的知识影响学生,还要提高学生生活学习的本领。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授知识,更要建立一种开放式、共享式、参与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不仅“学到什么”还让学生“学会学习”。我要以此次国培研修为平台,打好教学基本功,利用新的教学平台,如云班课、问卷星等,大力改革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做到: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知识,教师不要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要暗示,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张扬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要抓住知识体系中最重要、最核心、最基础、最关键的部分,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最大收益,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课堂上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尊敬学生人格,瞄准学生的闪光点,拿起表扬的武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多让学生参与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定会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学会感悟

反思是进步的利器,我们通过反思这面镜子,发现自己的瑕疵,洞悉自己的不足,然后找到进步的路径,在感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收获,收获着研修的每一天。国培研修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纽带。我要以反思对峙肤浅,以智慧替代愚钝,以诗意找回教育应有的情趣和乐趣!让云山雾罩、华而不实的东西远离课堂,使教学更接近真实和本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要耐住寂寞、踏实工作、持之以恒,在国培路上,忙碌着、收获着、快乐着。

通过这次培训,我得到的不仅仅是新颖变化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理念的提升,一种带着教育改革投身于教育事业的执着信念。教师有神圣的职责,即使不能成为名师,也不能误人子弟,为学生负责任,为教师这个称呼负责任!“教师的一天,学生的一生”,这句话更是道出了教师的工作对学生人生的巨大影响。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一定要抓住机遇,在学习中成长,在感悟中升华,把学到的知识技能与理论知识运用于教学之中,善于捕捉教育良机,发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因素,让学生真正能领悟教师言行中传递的真诚、情感、智慧,并将教师的理解、期待、鼓励内化为努力学习的动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见各路教研“神仙”,不知其博大精深也。培训让我们得到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们接触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到名师专家们的教研精髓,领略了教育教学的内涵与境界。感谢国培,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和精彩。

雷富荣

【成果二】

本着不断充电、不断提高自己的目的,2019年11月我有幸参加了湖南省2019年送培到校精准培训的国培,经过短暂、紧张忙碌而又充实的培训后,自己收获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概括起来主要如下:

(一)学到了课件制作技术

本人是学机械制造专业的,玩电脑有超过15年的历史,而且是喜欢玩的那种。培训前,一直认为自己玩电脑玩了这么多年,基本的办公软件应用学得还算可以,对于一个非计算机专业的来说,大抵也就这个水平了。直到见到送培到校的老师们,她们给我们讲解了大量的精美课件制作技术,像PPT的使用技巧、PS软件、录屏软件的应用、影音合成软件的使用等,这些都彻底让我折服了。于是乎,我仿佛又回到了高中时代,内心又重新燃起了那种久违的、求知若渴的火焰,扎扎实实地跟着送培老师们学软件应用、学技术,甚至晚上睡觉醒来,梦里都在比划着、嘀咕着这些软件如何使用、如何应用到我的课件制着中等等。

(二)学到了课堂表达艺术

在来学校执教以前,自己既在民营企业待过,也在上市公司待过;既在国有企业待过,也在政府部门待过;甚至还创过业。在培训前,一直认为自己有着相当丰富的企业经验和社会实践,耐何自己所执教的课程本就是一些严谨、务实、来不得半点含糊的课程,所以课堂气氛和课堂效果大抵也就这样了。直到见到送培到校的老师们,她们所表现出来的课堂气氛和课堂效果再一次让我折服。她们给我们讲解了新课导入和课堂内容导入的方法,课堂发展的规律以及如何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如何利用好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期、如何避开学生的疲惫期、注意力分散期、低谷期等。参培之前,在我印象中,所谓的信息化教学无非就是利用多媒体、电子白板、互联网等手段开展教学,教学方法无非就是问答法、任务驱动法等等;参培之后,我们学会了如何巧妙地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如微课、幕课、QQ和微信班集群、问卷星、云班课等手段真正地开展参与式教学、分组教学和分层教学等。通过培训,我才发现,原来一堂课还可以这样去导入、这样去讲解、这样去提高效果等等,总之就是学会了很多课堂教学方法、很多课堂表达艺术。

(三)帮助了自己走出迷茫

自己从企业转到学校来执教也有6年多的时间了,这些年,一方面,每每有同事参加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性的说课比赛、教学设计比赛,也总是嗤之以鼻,认为这纯粹就是作秀,这并不是真实的课堂;另一方面,总认为在现有的体制下,无论自己多么努力地去工作,多么认真地去开展教学,面对这样的一群学生,也就这样了。直到见到送培老师们,她们对教育理念、教育情怀的满腔热血,对待工作、对待事业的敬业、激情和坚定执着彻底把我折服了。通过她们,我才知道,国家政策对我们中职教育以及中职学校的教师发展和教师待遇那是相当关心;现实生活中,也有像深圳卓良福那样的,深圳市单单为一个中职生开了绿灯,并且一路走到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这个至高点,而这个人还是我们的同龄人。这个人我是见过的,当听到这些,自己内心不禁感到惭愧,同时顿然醒悟,中职生和中职学校的老师原来还可以这样去给自己定位和这样去发展。

总之,学到了很多。培训虽然结束有半个多月了,但我却总觉得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培训老师们给我们上课的身影已深深地烙在我心里,早已帮助自己走出迷茫。写下这篇心得,是为了纪念这段短暂、紧张忙碌而又充实的岁月,并用以支撑、帮助自己走得更远、走得更坚实有力。

刘建升

【成果三】

2019年11月15日至12月7日,我参加了在本校组织的湖南省2019送培到校培训,培训的专家、老师来自于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学员间的互动交流,专家讲座等。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知识渊博,见解新颖,讲课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我们愉快地完成了培训任务,收获颇多!

(一)更新了教学理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教书匠”式的教师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了,这就要求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必须与时俱进,必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教学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法,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应该培训什么学生,学生需要掌握什么技能,我们就教会学生什么。以教师为本的观念应当转为以学生为本,自觉让出主角地位,让学生成为主角,充分相信学生,积极评价学生。

(二)掌握了现代化的教学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不断推进,当前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兴起,正猛烈地冲击着各学科的教学。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靠二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在培训期间,授课教师向我们展示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中的运用,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通过老师的悉心指导,我掌握了课件的制作、微课的录制等。

(三)坚定了“教学育人”的初心

中职学生难管、难教,一直是困扰中职教师的难题,在解道题的过程中,我有过委屈,想到过放弃。很多中职教师也都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要学生平安坐在教室中就万事大吉了,能不能学到什么并不重要。通过培训,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态度,明确了自己的教育初心,能以新的视野去看待自己的教育工作。知道了怎样更好地去爱我们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我会时时处处都要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并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真正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将在培训中学到的新知识尽快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去,为职业教育发展,再建新功。

邱慧

【成果四】

2019年11月15日~12月7日(每周五至周日),我有幸参加由省教育厅主办、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基地承办的“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9年国家级培训项目”。非常感谢学校能给我这样机会,让我走近黄艳华、文学禹、韩玉玲等优秀教师,和他们有了零距离的接触,观摩了专家们的精彩课堂,聆听了他们的学术报告。这些专家们的培训内容丰富、详实、贴进教学,涵盖了理论学习和操作学习,尤其是教学PPT制作和微课制作以及教学设计,能极大改进我们中职教师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此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有效课堂的组织和实施。开班典礼上文学禹教授简单但深刻的师德师风教育就深深地打动了我。他所讲的好老师的“四条标准”,以及做好“五者”,达到“六高”是我今后工作学习的目标。当天下午我们听了邓雅丹老师讲的计算机课,和易传武老师的英语课,接着参与了小组评课,最后由黄艳华教授总结发言,肯定我们的努力,并指出我们平时课堂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后来梁教授给我们讲了课堂的整体设计与优化;之后是胡平霞老师给我们做了专门的“微课设计与制作”指导,展示了一系列的优秀微课作品,手把手地教会我们使用CamtasiaStudio8.6软件,让我这个微课的门外汉对微课有了全面的认识,具有了基本的微课素养,也能够像模像样地制作一个短短的微课作品了,感觉受益匪浅。徐一斐、刘妍君、韩玉玲、刘军等几位老师还就教学信息化设计文案、信息化教学设计资源利用、技术手段优化、组织实施做了专题指导和展示,虽然我早已对信息化教学有认识、有作品,但此次学习还是让我有大开眼界、耳目一新的感觉,原来与众不同的创意和环环相扣的设计不是靠搞一两个作品就能达到的,我们不单单要拓宽自己的知识构成,更要开阔眼界,发散思维,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打破教材框架,融会贯通,翻转课堂,使我们的学生爱学、会学、自主学。

十天的共同学习生活,也使我们学员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帮助,在模拟教学和信息化教学说课环节互相鼓励、批评,我们分享了成功的经验,交流了有价值的资源,这是多么宝贵的精神财富啊!

此次培训是我信息化教学的一个新的开始,虽然我还有许多知识没有完全消化,有待于以后继续领会、体悟,但通过这次学习交流,我和其他学员一样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在未来的教学中,我要将培训中所学理论和技术手段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张玉艳

【成果五】

N年之后,再一次以“学生”的身份踏入教室。不迟到,不早退,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及时完成作业。平常给学生的严格要求在这短短的十天里通通“反噬”在自己身上。一开始有点不太适应。“干嘛这么折腾呢?”我嘀咕。后来呢……

我开始喜欢这种“折腾”。

往大了说,因为“折腾”,生命才不是一潭死水,而是会溅起漂亮水花的小池塘,或许不如大海波澜壮阔,不如瀑布气势磅礴,不如长河源远流长,但是老师不就这样么?守护三尺讲台,平凡但要诚恳,要脚踏实地去进步。

往小了说,我也应该“折腾”。因为给我们培训的每一位老师——黄艳华老师、胡平霞老师、韩玉玲老师、梁称福老师、刘军老师、刘妍君老师、刘旺老师、徐一斐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他们“折腾”出来的现阶段成果,我才知道原来课可以这样上。原来我应该去拓宽教学的宽度,去挖掘教学的深度,永远不止于此,生生不息。

最后,郑重地道一声谢,谢谢老师们即前沿又专业的讲解,即坦诚又精准的指导,谢谢你们短短十天,倾其所有,全情付出。谢谢!

刘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