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高速云爆战斗部抛撒燃料浓度分布模型|

|2.2 高速云爆战斗部抛撒燃料浓度分布模型|

云爆战斗部为气固液多相物混合燃料,通过爆炸驱动形成燃料空气云团,其爆轰威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云团的状态与浓度分布。考虑液体燃料的蒸发和铝粉颗粒(云爆燃料)对燃料分散过程的影响,最终形成铝粉颗粒—空气的云团,利用炸药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驱动固体颗粒或液体,从而在一定范围抛撒形成云雾是云爆燃料抛撒的基本形式。其基本结构是采用中心管式抛撒结构。云雾战斗部中心管式爆炸燃料抛撒结构如图2-1所示。

图2-1 云爆战斗部中心管式爆炸燃料抛撒结构

1—一次引信;2—分散装药;3—燃料;4—壳体

在燃料抛撒形成云雾模型研究中,通常分为两个阶段建模:第一阶段燃料主要受到装药爆炸产生的作用力,为近场模型,其主要特征是装药爆炸,壳体破碎,燃料环膨胀、破碎;第二阶段燃料液滴或颗粒主要受到气动阻力,为远场模型,其主要特征是燃料初始破碎形成的颗粒和液滴在空气中运动,形成云雾。

建立的云爆战斗部燃料抛撒浓度分布模型如图2-2所示,基本描述如下:

(1)燃料抛撒形成云雾初始阶段。燃料抛撒主要以中心装药的爆炸作用力为主,为近场模型。中心装药起爆后形成高温高压爆轰产物,壳体发生破碎,燃料环不断膨胀至破碎形成较大的颗粒和液滴,即形成按一定尺寸分布并且具有初始速度的颗粒或液滴群。

(2)燃料抛撒过程及物理状态。在燃料分散阶段,对于液相燃料抛撒,经过短暂加速后,受气动阻力及温差影响开始减速,并逐渐剥离及汽化,产生气体成分,因此形成气固两相混合云团。

(3)建立笛卡儿矩形网格的浓度分布模型。通过笛卡儿矩形网格对颗粒分布位置进行离散得到离散点处的浓度,并引入变换矩阵A~,将计算得到的单个网格点处的浓度值映射到整个区域的浓度矩阵中,建立燃料扩散的浓度分布计算模型,从而得到凝聚相浓度(包括固体颗粒与液滴)与气相浓度分布。

图2-2 固液混合燃料云雾结构变化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