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彩图)

附录(彩图)

图3-30 沿X轴方向云雾爆轰压力场历史曲线

(a)中心单点;(b)偏心单点;(c)两点对称;(d)三点对称

图3-31 X轴线两端固定点处压力曲线

(a)左端;(b)右端

图3-33 沿X轴方向云雾爆轰压力场曲线

(a)中心单点;(b)偏心单点;(c)两点对称;(d)三点对称

图3-34 X轴线两端固定点处压力曲线

(a)左端;(b)右端

图3-38 监测点处超压时程曲线

图3-40 监测点处超压时程曲线

图3-42 监测点处超压时程曲线

图3-44 监测点处超压时程曲线

图4-9 铝粉云雾分散原始云图

图4-11 分散初始速度220m/s的淀粉云雾分散二值图

图5-15 电容量计算结果曲线图

图8-4 衰减—颗粒粒径曲线(铝粉—空气混合物质量浓度为400 g/m3

图8-5 衰减—颗粒粒径曲线(铝粉—空气混合物质量浓度为400 g/m3

图9-5 脉冲超声浓度信号的HHT频谱

图9-25 不同时间的云雾粒子分布状态(铝粉粒径=100 nm)

图9-26 不同时间的云雾粒子分布状态(铝粉粒径=10mm)

图10-5 静态抛撒条件下燃料分散初始速度随时间变化

表10-1 不同驱动载荷时的冲击波曲线及模拟抛撒速度

图10-19 铝粉爆炸特性试验系统图

图10-20 位置A和B的铝粉浓度分布

(a)100 g/m3铝粉分布状态;(b)300 g/m3铝粉分布状态;(c)500 g/m3铝粉分布状态;(d)700 g/m3铝粉分布状态

图10-22 铝粉爆炸特性试验系统图

图10-29 试验1浓度时间变化曲线

图10-30 试验2浓度时间变化曲线

图10-31 试验3浓度时间变化曲线

图10-43 云团交会的特征信号与原始信号对比

(a)云团交会的特征信号;(b)原始信号

图10-44 云团交会前后超声信号提取

图12-10 基于超声衰减的浓度特征自适应提取

(a)脉冲超声原始波形;(b)脉冲超声频谱图;(c)脉冲超声中心频率提取;(d)浓度特征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