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 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模型
1)简介
太阳电池模型,一般由多片电池通过串并联的方式组合使用。太阳电池接收太阳光照产生电能,经过汇流后传送给下游设备。现阶段模型考虑光照强度、日照阴影对输出电能的影响,温度暂时考虑为恒定温度。
2)原理与模型
太阳能电池主要是利用半导体PN结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经汇流和控制后供负载使用。此处对能量转化效率较高的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进行建模。
将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等效为电流源,其产生的电流为:
其中
式中,Iph为光生电流;Is1、Is3为扩散机制饱和电流;Is2为空隙层饱和电流;Rs为串联内阻;Rsh为并联内阻;A为等效二极管质量因子;I和V分别为端口电流和端口电压;Isc为参考温度和光照下的光生电流;G为光照强度;G0为参考光照强度;CT为温度变换系数。根据上述公式,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原理如图4-7所示。
图4-7 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原理
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模型包含5个组件,分别是光生电流计算模块、电流源、等效二极管、串联等效电阻和并联等效电阻。模型接收光照信息,并通过一个热接口和一对电学接口传递物理信号。其中,光生电流计算模块采用的是线性模型,等效二极管模拟砷化镓太阳电池的三个结,等效电阻模拟太阳电池内部电阻。实际建模过程中,由于三个等效二极管方程有相同的原理和参数,仅第一项系数不同,故将其合并以提高求解速度。
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模型包含4个接口,其中两个是输入接口,两个是输出接口,输入接口分别是光照强度和热接口,输出接口分别是一对电接口和遥测数据接口。5个组件中光生电流模块和二极管受光照强度影响,因此设置有光照强度输入接口;此外,光生电流模块、二极管和两个电阻都受温度影响,因此分别设置有热接口。
综上,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模型如图4-8所示。
光生电流计算模块组件模型通过代码实现:
图4-8 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模型
其中,Np为并联的太阳能电池数目;Isc为短路电流;CT为温度变换系数;T_heatPort为热接口的温度;Tref为太阳电池片参考温度;G为光照强度;G_Ref为单位面积的太阳辐射功率。
电流源组件模型通过代码实现:
其中,v为电流源两端电压;i为电流源的电流;p.v为p端口的电势;n.v为n端口的电势;p.i为p端口的电流;n.i为n端口的电流。
二极管组件模型通过代码实现:
其中,Np为并联的太阳能电池数目;ID为饱和电流;q=1.602×10-19;A为二极管质量因子;T_heatPort为热接口的温度;k=1.380 650 5×10-23;Ns为串联的太阳能电池数目;Ki为电流损失系数;G为光照强度;G_ref为单位面积的太阳辐射功率;temp初始为0;temp_A=A+Kv*Beta_v*(T_heatPort-Tref)/0.231;LossPower为通过热端口的热耗。
串联等效电阻组件模型通过代码实现:
其中,R为串联等效电阻;R_ref为参考温度下的阻值,R_ref=Rs0*Ns/Np/N_Substrate;alpha为电阻温度系数;T_heatPort为热接口的温度;T_ref为参考温度;LossPower为热耗。
并联等效电阻组件模型通过代码实现:
其中,R为串联等效电阻;R_ref为参考温度下的阻值,R_ref=Rsh0*Ns/Np/N_Substrate;alpha为电阻温度系数;T_heatPort为热接口的温度;T_ref为参考温度;LossPower为通过热端口的热耗。
3)参数信息
(1)设计参数,见表4-2。
表4-2 设计参数
(2)型号参数,见表4-3。
表4-3 型号参数
(3)电路参数(内部参数),见表4-4。
表4-4 电路参数(内部参数)
续表
4)接口信息
(1)输入接口,见表4-5。
表4-5 输入接口
(2)输出接口,见表4-6。
表4-6 输出接口
(3)物理双向接口,见表4-7。
表4-7 物理双向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