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主体定位

第一节 主体定位

我们所说的有声语言创作主体,就是播音员、主持人。他们是“在媒体传播中,以有声语言(包括副语言)为主干或主线,出头露面,驾驭节目进程的人”。

他们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新闻工作者。

广播电视属于新闻媒体,播音员、主持人是其中的一员,担负着宣传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反映社会生活、人民呼声,传播科学思想、先进文化,拓展国际交流、学术视野,增加知识储备、生命感悟,提供市场动态、娱乐欣赏,指导合理理财、体育健身,阐发历史积淀、前沿成果,建构崇高人格、和谐世界等一系列庄严的使命。

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坚守“真、善、美、新、雅、精”的传播理念,拒绝腐朽和低俗,抵制虚假和丑恶,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健康,捍卫民族文化传承的兴旺和发达。

必须重视“真”。以真实的身份、真诚的态度、真挚的感情、真切的语气,传播“真理”,报道“事实”。

必须重视“新”。以新的事实、新的视角、新的形式、新的姿态,推崇高雅,打造精品。

大众传播,包括新媒体、多媒体,都应该坚持“引导”的社会责任。要引导广大受众,提升精神境界,净化社会生态。这个“引导”,要在两个方面实施:一是“灌输”,把受众“未知”而“应知”的东西,艺术地灌输给他们;二是“满足”,把受众“已知”又“欲知”的东西,有限度地满足他们。播音员、主持人应该主动承担起这个义不容辞的责任,以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敏感和有声语言创作的艺术魅力,使得这种“引导”,左右逢源、切实到位。

有声语言创作主体在这个定位上,应该高屋建瓴、胸襟开阔、气势磅礴、兼收并蓄。要摒弃“锱铢必较”“急功近利”的心态,要抛却“小衣经济”“狭隘经验”的眼光。还要坚持不懈地锤炼“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首先让中国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由是,应该避免“殖民地文化心态”和“崇洋迷外”的价取向。当然,也应该主动汲取域外、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科学方法,不可闭关自守。

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和岗位,是名人的职业和岗位,值得引以为骄傲和自豪;但是,在鲜花和掌声的后面,存在着危机和陷阱。在光环中舞蹈的时候,要谨防跌倒,要警惕沦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