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语

结束语

播音创作基础的主要内容,概如上述。我们只是初步描画了一个基本轮廓,有很多问题,或未涉及,或很粗糙,或不成熟,或欠妥帖,这正是今后要进一步探讨的。

我们应该有一部《中国播音学》,它包括:播音发声学、播音创作基础、播音文体业务、播音心理学、播音美学和播音教学法。在附录中,包括一套练习材料,包括一套录音唱片。完成这个任务,既非一日之功,也非一人之力。我们这本《播音创作基础》,应该成为《中国播音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从科学性、理论性、系统性、完整性上提出要求,进一步修改、丰富它,是理所当然的。

中国的播音,理应有中国的特点,任何国外的先进的东西,只有化它为我,为我所用,才有真正的价值。播音,和整个广播电视事业一样,要学会“自己走路”。

让我们听听老舍先生的话吧:

“我非常爱听我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晚的《全国各地联播节目》,在这个广播节目里,说的都是国家和国际的大事。正因为是大事,所以必须使人人能够听懂,不能‘之乎者也’地背诵古文。同时,它既须字斟句酌,语语明确,还要铿锵悦耳,引人入胜。这就是说,广播的是话,可也是很好的散文。”(《小花朵集》)这段话,除了对广播的褒奖,还是对中国广播特点的阐述。在广播的这个特点中,对编辑、对播音的要求都有。这难道不是中国广播的佳境吗?时间流逝,要求犹在,是摒弃它另寻别境,还是坚持它更上层楼?我们认为,坚持中国播音特点,才是播音创作基础的立足点或基点。在这个立足点或基点上发展我们的播音理论,才会入之愈深、见之愈新。

让我们的播音和播音理论在无产阶级党性原则的指导下,立足中国大地,百花竞放,硕果累累,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风格,使广播电视宣传发挥更大作用,使播音艺术日臻完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