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简介
《天工开物》这本书是由.(明)宋应星著创作的,《天工开物》共有75章节
1
前言
新余传承了《天工开物》的基因,经历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洗礼,开辟了“有锂走遍天下”的道路,正向着“全球锂电高地”的目标进发。 这是一座极具魅力的钢铁重镇。新余...
2
序
【导读】 这是全书总序,作者谈到《天工开物》是他深入南北各地见见闻闻然后精心提炼总结的产物。在这里,作者表达了重视民生实学的思想,且按“贵五谷而贱金玉”的原则安...
3
卷上
...
4
一、乃粒
【导读】 民以食为天,作者本着“贵五谷而贱金玉”的思想将此章列于全书之首。《天工开物》写作在新余,新余自古就是鱼米之乡,是传统水稻的生产主产区,农耕文明源远流长...
5
宋子曰
【原文】 宋子曰,上古神农氏若存若亡,然味其徽号,两言至今存矣。生人不能自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不然,神农去...
6
总名
【原文】 凡谷无定名,百谷指成数言。五谷则麻、菽、麦、黍、稷,独遗稻者,以著书圣贤起于西北也。今天下育民者,稻居十七,而来、牟、黍、稷居十三。麻、菽二者,功用已...
7
稻
【原文】 凡稻种最多,不粘者,禾曰秔,米曰粳。粘者,禾曰稌,米曰糯南方无粘黍,酒皆糯米所为。质本粳而晚收带粘俗名婺源光之类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凡稻...
8
稻宜
【原文】 凡稻,土脉焦枯则穗实萧索。勤农粪田,多方以助之。人畜秽遗、榨油枯饼枯者以去膏而得名也。胡麻、莱菔子为上,芸苔次之,大眼桐又次之,樟、桕、棉花又次之、草...
9
稻工
【原文】 凡稻田刈获不再种者,土宜本秋耕垦,使宿稿化烂,敌粪力一倍。或秋旱无水及怠农春耕,则收获损薄也。凡粪田若撒枯浇泽,恐霖雨至,过水来,肥质随漂而去。谨视天...
10
水利
【原文】 凡稻防旱借水,独甚五谷。厥土沙、泥、硗、腻,随方不一。有三日即干者,有半月后干者。天泽不降,则人力挽水以济。凡河滨有制筒车者,堰陂障流,绕于车下,激轮...
11
麦
【原文】 凡麦有数种,小麦曰来,麦之长也。大麦曰牟、曰。杂麦曰雀、曰荞,皆以播种同时,花形相似,粉食同功,而得麦名也。四海之内,燕秦晋豫齐鲁诸道蒸民粒食,小麦居...
12
二、粹精
【导读】 生产技术的改进是农业发展的动力。本章共三节,叙述了水稻、小麦及其他杂粮谷物的收获和加工技术,尤以《攻稻》《攻麦》二节为要点。在谈到稻谷加工时,详细介绍...
13
攻稻
【原文】 凡稻刈获之后,离稿取粒。束稿于手而击取者半,取稿于场而曳牛滚石以取者半。凡束手而击者,受击之物或用木桶,或用石板。收获之时雨多霁少,田稻交湿,不可登场...
14
攻麦
【原文】 凡小麦其质为面。盖精之至者,稻中再舂之米。粹之至者,麦中重罗之面也。小麦收获时束稿击取,如击稻法。其去秕法,北土用扬,盖风扇流传未遍率土也。凡扬不在宇...
15
三、作咸
【导读】 无盐之菜,食之无味。本章共六节,对食盐各种来源和加工制造以及产地做了详尽的叙述。根据盐产来源不同,将其分为海盐、池盐、井盐、土盐、崖盐和砂石盐六类,其...
16
盐产
【原文】 凡盐产最不一,海、池、井、土、崖、砂石,略分六种,而东夷树叶、西戎光明不与焉。赤县之内,海卤居十之八,而其二为井、池、土碱。或假人力,或由天然。总之一...
17
海水盐
【原文】 凡海水自具咸质,海滨地高者名潮墩,下者名草荡,地皆产盐。同一海卤传神,而取法则异。一法,高堰地,潮波不没者,地可种盐。种户各有区画经界,不相侵越。度诘...
18
池盐
【原文】 凡池盐宇内有二:一出宁夏,供食边镇;一出山西解池,供晋豫诸郡县。解池界安邑、猗氏、临晋之间,其池外有城堞,周遭禁御。池水深聚处,其色绿沉。土人种盐者,...
19
井盐
【原文】 凡滇蜀两省远离海滨,舟车艰通,形势高上,其咸脉即蕴藏地中。凡蜀中石山去河不远者,多可造井取盐。盐井周围不过数寸,其上口一小盂覆之有余,深必十丈以外,乃...
20
四、甘嗜
【导读】 甘甜苦辣,人生百味。本章共七节,记述甘蔗种植、制蔗糖、蜂蜜及麦芽糖等技术,尤详于种蔗和造糖。《蔗种》叙述甘蔗种类、种植及收割技术,特别介绍了甘蔗移栽技...
21
造糖
【原文】 凡造糖车,制用横板二片,长五尺,厚五寸,阔二尺。两头凿眼安柱,上笋出少许,下笋出板二三尺,埋筑土内,使安稳不摇。上板中凿二眼,并列巨轴两根木用至坚重者...
22
造白糖
【原文】 凡闽、广南方经冬老蔗,同车同前法。榨汁入缸,看水花为火色。其花煎至细嫩,如煮羹沸,以手捻试,粘手则信来矣。此时尚黄黑色,将桶盛贮,凝成黑沙。然后以瓦溜...
23
五、膏液
【导读】 柴、米、油、盐、酱、醋、茶,乃开门七件事。油分两种:食用和工用。本章共三节,主要叙述食用和日用的植物油脂的制造技术。第一节《油品》,首先叙述十六种食用...
24
油品
【原文】 凡油供馔食用者,胡麻一名脂麻、莱菔子、黄豆、菘菜子一名白菜为上,苏麻形似紫苏,粒大于胡麻、芸苔子江南名菜子次之,搽子其树高丈余,子如金罂子,去肉取仁次...
25
六、乃服
【导读】 俗话说“三分人品,七分打扮”“云想衣裳花想容”。衣乃人之外壳,但很少有人知其来历之艰辛。为此,作者花了大量时间作实际调查而写成本章,是全书最长的一章。...
26
种类
【原文】 凡蚕有早、晚二种。晚种每年先早种五六日出川中者不同,结茧亦在先,其茧较轻三分之一。若早蚕结茧时,彼亦生蛾生卵,以便再养矣晚蛹戒不宜食。凡三样浴种,皆谨...
27
结茧
【原文】 凡结茧必如嘉、湖,方尽其法。他国不知用火烘,听蚕结出,甚至丛秆之内、箱匣之中,火不经,风不透。故所为屯、漳等绢,豫、蜀等绸,皆易朽烂。若嘉、湖产丝成衣...
28
造绵
【原文】 凡双茧并缫丝锅底零余,并出种茧壳,皆绪断乱不可为丝,用以取绵。用稻灰水煮过不宜石灰,倾入清水盆内。手大指去甲净尽,指头顶开四个,四四数足,用拳顶开,又...
29
治丝
【原文】 凡治丝先制缫车,其尺寸器具开载后图。锅煎极沸汤,丝粗细视投茧多寡。穷日之力一人可取三十两,若包头丝则只取二十两,以其苗长也。凡绫罗丝一起投茧二十枚,包...
30
花机式
【原文】 凡花机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中托衢盘,下垂衢脚水磨竹棍为之,计一千八百根。对花楼下掘坑二尺许,以藏衢脚地气湿者,架棚二尺代之。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