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金
2025年09月26日
八、五金
【导读】
本章重点叙述金、银、铜、铁、锡、铅和锌等金属的产地、开采、冶炼和加工技术,是中国古书中论述金属开采与冶炼技术的最全面与最详实的重要文献。作者在这一章里记录了中国在冶金技术领域内不少发明创造及其在明代的发展。这与作者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天工开物》的著书地新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钢铁工业重镇。铁坑铁矿自唐代开采以来,一直沿用至今。明代全国设13个冶铁所,新余就有2个,我国当时钢铁产量五分之一产自新余。凤凰山铁矿是明代全国13大矿冶场所之一,是新余千年冶铁文化的历史印记,展示了古代新余比较先进的采矿和冶铁技术。这里的活塞式木风箱炼铁炉,结构轻巧、灵便,在世界冶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天工开物》书中取材新余冶铁实景的“生熟炼铁炉”将炼铁炉与炒铁塘串联并直接将生铁炒成熟铁,再合成钢,这种经过改进的灌钢生产技术,在当时世界上也是少有的。另外,新余、上高交界的蒙山银矿,生产规模宏大,历经宋元明三代开采,历史上高峰期产量年均达3万两左右,缴纳政府银课达700锭。可以说,《天工开物》的冶炼部分,无疑是作者对新余地区冶炼技术的系统总结,其传承的冶炼技术、生产工艺,为新余现代工业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为《天工开物》这部综合性科学技术著作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