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淀

蓝淀

【原文】

凡蓝五种,皆可为淀。茶蓝即菘蓝,插根活。蓼蓝、马蓝、吴蓝等皆撒子生。近又出蓼蓝小叶者,俗名苋蓝,种更佳。凡种茶蓝法,冬月割获,将叶片片削下,入窖造淀。其身斩去上下,近根留数寸,薰干,埋藏土内。春月烧净山土,使极肥松,然后用锥锄其锄勾末向身长八寸许刺土打斜眼,插入于内,自然活根生叶。其余蓝皆收子撒种畦圃中,暮春生苗,六月采实,七月刈身造淀。

【译文】

蓝有五种,都可以用来制作蓝淀。茶蓝,就是菘蓝,插根就能种活。蓼蓝、马蓝和吴蓝等,都是播撒种子种植的。近来又出现了一种小叶的蓼蓝,俗称“苋蓝”,品种更好。种植茶蓝的方法,是在冬天(大约农历十一月)割取茶蓝的时候,把叶子一片一片剥下来,放进地窖里制成蓝淀。把茎秆的两头切掉,在靠近根的地方留下几寸长的一段,熏干后再掩埋贮藏在土里。到第二年春天(大约农历二月)时,用火烧掉山上的杂草,使土壤变得肥沃疏松,然后用锥锄(这种锄的锄钩朝内,长约八寸)掘土打出斜眼,将保存的茶蓝根茎插进去,就会自然生根长叶子。其余的几种蓝都是把种子撒在园圃中,春末就会出苗,到六月采收种子,七月割回蓝茎来造蓝淀。

【原文】

凡造淀,叶者茎多者入窖,少者入桶与缸。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每水浆一石,下石灰五升,搅冲数十下。淀信即结,水性定时,淀沉于底。近来出产,闽人种山皆茶蓝,其数倍于诸蓝。山中结箬篓,输入舟航。其掠出浮沫晒干者曰靛花。凡靛入缸,必用稻灰水先和,每日手执竹棍搅动,不可计数。其最佳者曰标缸。

【译文】

制作蓝淀的时候,茎和叶多就放进地窖里,少就放在桶里或缸里。加水浸泡七天,它的汁就自然出来了。每一石蓝汁,加入石灰五升,搅拌几十下,就会凝结成蓝淀。水静止不动了,蓝淀就积沉在底部。近来福建人在山地上普遍种植茶蓝,数量比其他蓝多几倍。在山区装入箬篓子,再装船外运。制作蓝淀时撇出的浮沫晒干后就叫“靛花”。蓝淀放在缸里,一定要先用稻草灰水搅拌调和,每天还要用竹棍搅拌无数次。其中质量最好的叫做“标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