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机式

花机式

【原文】

凡花机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中托衢盘,下垂衢脚水磨竹棍为之,计一千八百根。对花楼下掘坑二尺许,以藏衢脚地气湿者,架棚二尺代之。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木上。机末以的杠卷丝,中用叠助木两枝直穿二木,约四尺长,其尖插于筘两头。

【译文】

花机全长约一丈六尺,高耸部分是花楼,中间托着的是衢盘,下面垂着的是衢脚(用加水磨光滑的竹棍做成,共有一千八百根)。在花楼的正下方挖一个约两尺深的坑,用来安放衢脚(如果地下潮湿,可以架设一个两尺高的棚来代替)。提花的小工坐在花楼的木架上。花机的尾端用经轴来卷丝,中间用叠助木两根,垂直穿两根长约四尺的木棍,木棍尖端分别插入织筘的两头。

【原文】

叠助织纱罗者,视织绫绢者减轻十余斤方妙。其素罗不起花纹,与软纱绫绢踏成浪梅小花者,视素罗只加桄二扇,一人踏织自成。不用提花之人闲住花楼,亦不设衢盘与衢脚也。其机式两接,前一接平安,自花楼向身一接斜倚低下尺许,则叠助力雄。若织包头细软,则另为均平不斜之机,坐处斗二脚。以其丝微细,防遏叠助之力也。

【译文】

织纱、织罗的叠助木比织绫、织绢的要轻十多斤才好。素罗不用起花纹。要想在软纱、绫和绢上织出波浪纹和梅花等小花纹,只须比织素罗多加综框两片,由一个人踏织就行了,而不用一个人闲坐在提花机的花楼上,也不用设置衢盘与衢脚。花机的结构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水平安放,自花楼朝向织工的一部分,向下倾斜一尺左右,这样叠助木的力量就会增强一些。如果织包头纱一类的细软织物,就要另外制作平顺不倾斜的花机,人坐的地方装上两个脚架。这是因为那种织包头纱的丝很细,要防止叠助木的冲力过大。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