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糖
【原文】
凡造糖车,制用横板二片,长五尺,厚五寸,阔二尺。两头凿眼安柱,上笋出少许,下笋出板二三尺,埋筑土内,使安稳不摇。上板中凿二眼,并列巨轴两根木用至坚重者,轴木大七尺围方妙。两轴一长三尺,一长四尺五寸,其长者出笋安犁担。担用屈木,长一丈五尺,以便驾牛团转走。轴上凿齿分配雌雄,其合缝处须直而圆,圆而缝合。夹蔗于中,一轧而过,与棉花赶车同义。
【译文】
制作造糖用的糖车,要用两块长约五尺、厚约五寸、宽约二尺的横板。在横板两端打孔安上柱子,柱子上端的榫头从上横板露出少许,下端的榫头要穿过下横板二至三尺,这样才能埋在地下,使整个车身安稳而不会晃动。在上横板的中部打两个孔,并排安放两根大木轴(要用非常坚实的木料),做轴的木料周长大于七尺才好。两根木轴一根长约三尺,另一根长约四尺五寸,长轴的榫头露出上横板用来安装犁担。犁担是用一根弯曲的木材做成的,长约一丈五尺,以便套牛轭使牛绕着转圈行走。轴端凿有齿轮,凹凸相互配合。两轴的合缝处必须又直又圆,才能密合起来。把甘蔗夹在两根轴中间,挤压而过,这和用压花机轧棉花的道理是相同的。

【原文】
蔗过浆流,再拾其滓,向轴上鸭嘴极入,再轧又三轧之,其汁尽矣,其滓为薪。其下板承轴凿眼,只深一寸五分,使轴脚不穿透,以便板上受汁也。其轴脚嵌安铁锭于中,以便捩转。凡汁浆流板有槽枧,汁入于缸内。每汁一石下石灰五合于中。凡取汁煎糖,并列三锅如“品”字,先将稠汁聚入一锅,然后逐加稀汁两锅之内。若火力少束薪,其糖即成顽糖,起沫不中用。
【译文】
甘蔗经过压榨便会流出蔗汁,再把蔗渣插入轴上的“鸭嘴”处进行第二次压榨,然后又第三次压榨,蔗汁被压榨干净了,蔗渣可以做柴火了。下横板用来支撑木轴,钻两个一寸五分深的小孔,使轴脚不穿透下横板,以便在板面上接受蔗汁。轴的下端要嵌装铁锭子,以便于转动。蔗汁通过下横板上的槽子导流到糖缸里。每石蔗汁加入石灰约五合。在取用蔗汁熬糖时,把三口铁锅排列成品字形,先把熬浓的蔗汁集中在一口锅里,再把稀蔗汁陆续加入到其余的两口锅里。如果火力不足,哪怕只少烧一把柴火,糖浆也会熬成无法结晶的胶糖,满锅的泡沫就是熬不出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