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色质料
【原文】
大红色。其质红花饼一味,用乌梅水煎出,又用碱水澄数次。或稻稿灰代碱,功用亦同。澄得多次,色则鲜甚。染坊讨便宜者,先染芦木打脚。凡红花最忌沉、麝,袍服与衣香共收,旬月之间其色即毁。凡红花染帛之后,若欲退转,但浸湿所染帛,以碱水、稻灰水滴上数点,其红一毫收转,仍还原质。所收之水藏于绿豆粉内,放出染红,半滴不耗。染家以为秘诀,不以示人。莲红、桃红色、银红、水红色。以上质亦红花饼一味,浅深分两加减而成。是四色皆非黄茧丝所可为,必用白丝方现。
【译文】
大红色(用红花饼作为原料,用乌梅水煎煮出来后,再用碱水澄清几次。或者用稻草灰代替碱水,效果差不多。多澄清几次之后,颜色就会非常鲜艳。有的染坊图便宜,先将织物用黄栌木水染上黄色打底子。红花最怕沉香和麝香,如果红色衣服与这类香料放在一起,一个月之内衣服的颜色就要退掉了。用红花染过的红色丝帛,如果要恢复原来的颜色,只要把所染的丝帛浸湿,滴上几十滴碱水或者稻草灰水,红色就可以完全蜕掉,恢复本来的颜色。将红色的水倒在绿豆粉里,下次再用它来染红色,效果半点也不会损耗。染坊把这种方法作为秘方而不肯告诉别人)。莲红色、桃红色、银红色、水红色(以上四种颜色所用的原料也是红花饼,颜色的深浅根据所用的红花饼分量增减而变化。这四种颜色不能用黄色的蚕茧丝染成,只有白色的蚕茧丝才能染出颜色)。
【原文】
木红色用苏木煎水,入明矾、棓子。紫色苏木为地,青矾尚之。赭黄色制未详。鹅黄色黄蘖煎水染,靛水盖上。金黄色芦木煎水染,复用麻稿灰淋,碱水漂。茶褐色莲子壳煎水染,复用青矾水盖。大红官绿色槐花煎水染,蓝淀盖,浅深皆用明矾。豆绿色黄蘖水染,靛水盖。今用小叶苋蓝煎水盖者名草豆绿,色甚鲜。油绿色槐花薄染,青矾盖。
【译文】
木红色(用苏木煎水,再加入明矾、五倍子染成)。紫色(用苏木水染上底色,再用青矾作为配料一起渲染而成)。赭黄色(制法不太清楚)。鹅黄色(先用黄檗煮水染上底色,再用蓝靛水套染)。金黄色(先用黄栌木煮水染色,再用麻秆灰淋水,然后用碱水漂洗)。茶褐色(用莲子壳煎水染色,再用青矾水染成)。大红官绿色(先用槐花煎水染色,再用蓝靛套染,颜色的浅深用明矾来调节)。豆绿色(用黄檗水染上底色,再用蓝靛水套染。现在用小叶苋蓝煎水套染的,叫“草豆绿”,颜色十分鲜艳)。油绿色(用槐花稍微染一下,再用青矾水染成)。
【原文】
天青色入靛缸浅染,苏木水盖。葡萄青色入靛缸浅染,苏木水深盖。蛋青色黄蘖水染,然后入靛缸。翠蓝、天蓝二色俱靛水分深浅。玄色靛水染深青,芦木、杨梅皮等分煎水盖。又一法,将蓝芽叶水浸,然后下青矾、棓子同浸,令布帛易朽。月白、草白二色俱靛水微染,今法用苋蓝煎水,半生半熟染。
【译文】
天青色(放在靛缸里稍微染一下,再用苏木水套染而成)。葡萄青色(放进靛缸里染成深蓝色,再用深苏木水套染而成)。蛋青色(先用黄蘖水染,然后放入靛缸中染成)。翠蓝、天蓝色(这两种颜色都是用蓝靛水染成,只是深浅各有不同)。玄色(先用蓝靛水染成深青色,再用黄栌木和杨梅树皮各一半煎水套染。还有一种方法,在蓝芽嫩叶水中先浸染过,然后再放进青矾、五倍子水中浸泡。但是用这种方法浸染,容易使布和丝帛腐烂)。月白、草白色(都是用蓝靛水稍微染一下。现在的方法是用苋蓝煮水,煮到半生半熟的时候染)。
【原文】
象牙色芦木煎水薄染,或用黄土。藕褐色苏木水薄染,入莲子壳、青矾水薄盖。
【译文】
象牙色(用黄栌木煎水稍微染一下,或者用黄土染)。藕褐色(用苏木水稍微染一下后,再放进莲子壳和青矾水中渲染)。
【原文】
附:染包头青色此黑不出蓝靛,用栗壳或莲子壳煎煮一日,漉起,然后入铁砂、皂矾锅内,再煮一宵即成深黑色。附:染毛青布色法布青初尚芜湖千百年矣,以其浆碾成青光,边方外国皆贵重之。人情久则生厌,毛青乃出近代,其法取松江美布染成深青,不复浆碾,吹干,用胶水参豆浆水一过。先蓄好靛,名曰标缸,入内薄染即起,红焰之色隐然,此布一时重用。
【译文】
附:染包头巾的黑色(这种黑色不是用蓝靛染出来的,而是用栗子壳或莲子壳放在一块儿熬煮一整天,捞出来将水沥干,再加入铁砂、皂矾,放进锅里煮一整夜就会变成深黑色)。附:染毛蓝布色的方法(布青色最初流行于安徽芜湖地区,到现在已有千百年了。这种颜色的布经过浆碾之后带有青光,边远地区和外国人都很喜爱它。但是,人们用的时间长了,就有讨厌之心。毛青色是近代才出现的,方法是用松江产的上等好布,先染成深青色,不再浆碾,吹干后用掺胶水和豆浆的水过一遍,再放在装有优质靛蓝的“标缸”里,稍微渲染一下就立即取出,布上就有火红的颜色隐约显现。这种布曾经很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