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渠遗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省文物保护成果撷英·综述》简介
《长渠遗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省文物保护成果撷英·综述》这本书是由.河南省文物局主编创作的,《长渠遗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省文物保护成果撷英·综述》共有140章节
1
《长渠遗珍》丛书编辑委员会
主 任:陈爱兰 副主任:郑小玲 马萧林 贾连敏 编 委:王 琴 孔祥珍 张慧明 康国义 秦文波 张斌远 姚向东 王瑞琴 马培良 刘海旺 杨振威 主 编:...
2
本书编辑委员会
主 编:董 睿 副 主 编:张鹏展 王双双 王蒙蒙...
3
内容简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处于中国东西两大文化板块之间的交会带,这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地带,文物数量和学术价值均超过长江三峡淹没区。为充分展示南水北调中线工...
4
前言
南水北调工程是为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问题、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而实施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特大型水利建设工程,是直接关系到国家经...
5
目录
《长渠遗珍》丛书编辑委员会 本书编辑委员会 内容简介 前言 (上编) 【第一章】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点概况 第一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河南段文物点基本...
6
(上编)
...
7
【第一章】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点概况
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中原腹地。在中华文明进程中,河南是新石器时期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的建都地,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的发现地。在历史...
8
第一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河南段文物点基本情况
...
9
一、总干渠河南段的走向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南起淅川县陶岔的渠首,沿伏牛山南麓前岗垅与平原相间的地带向东北行进,在跨过白河后,穿过江淮分水岭方城县的垭口东八里沟,流入淮河流域。 此后...
10
二、总干渠沿线的自然环境
河南省古称豫州,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南接湖北省,北连河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地理坐标为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南北长...
11
三、行政区划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首起于河南南阳的陶岔渠首,向北纵穿南阳盆地,途径平顶山市、许昌市、郑州市、焦作市、新乡市、鹤壁市、安阳市共8个市32个县区,在河南境内总长度为...
12
四、总干渠沿线地区历史沿革
总干渠沿线从河南核心区域穿过,这里物产丰富,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活动的中心。早在四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南召猿人”就在汉水流域的白河上游一带繁衍生息。...
13
五、沿线文物点的分布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着豫西山区东麓与平原地区交接地带走向,这里的自然环境也最适合古代人类生活,因此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 干渠从南向北涉及了许多重要的文...
14
第二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文物点基本情况
...
15
一、丹江口库区淅川县自然环境
南阳市淅川县处于秦岭山系东南余脉延伸地段,境内丘陵起伏,重峦叠嶂,丹江从县西北向东南流去。丹江是汉水的主要支流,《水经注·丹水》曰:“丹水出京兆上洛县西北冢岭山...
16
二、行政区划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分属河南和湖北两省,河南部分全部位于淅川县境内。淅川县隶属于河南省南阳市,辖16个乡(镇)。这次工程涉及文物点的乡(镇)有...
17
三、历史沿革
丹江口水库淹没区是古人类起源与演化的重要区域,是中国古代南北、东西文化交汇的重要地带。这里自古便是长江流域通往关中的要道,是南北文化的交汇地,大量的文献记载和考...
18
四、丹江口水库淅川县淹没区文物点分布
大石桥乡:柳家泉汉代墓地、大石桥汉代墓地、东湾汉代墓地、杨营墓地、西岭墓地、张湾汉代墓地。 滔河乡:严湾汉代墓地、梁庄汉代墓地、刘家沟口汉代墓地、阎杆岭墓地、水...
19
第三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省受水区供水配套工程文物点基本情况
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供水配套工程共批复实施考古发掘的文物保护项目10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批...
20
一、受水区供水配套工程概况
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城市42座,供水配套工程根据供水目标共设置分水口门39座,输水形式分为管道输水、渠道输水和利用河道输水三种。完成全部配套工程需铺设输水...
21
二、自然环境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省受水区沿总干渠呈枝状分布。南部南阳盆地属长江汉水流域,盆地东、西、北三面为桐柏山、伏牛山环绕,向南与江汉平原相接,盆地边缘为丘陵岗地;方城...
22
三、行政区划
南水北调河南省受水区域覆盖南阳、平顶山、漯河、周口、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濮阳、安阳共计11个地市,受水城市42座,包括11座省辖市、7座县级市、24座...
23
四、受水区文物保护单位
南阳市:小张营遗址、瓮寨遗址、上庄遗址、燕店遗址、大房营遗址、河西台村遗址、东岗遗址、齐花园遗址、杨庄遗址、陈郎店遗址、大冯营明墓地、彰新寨明墓地、毛庄汉代墓地...
24
【第二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省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
文物保护工作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实现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双赢,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和文物保护工作的共同目标。2002年《南水北调工程总体...
25
第一节 文物保护规划编制的程序
...
26
一、文物保护规划的依据和原则
(一)文物保护规划编制的依据 1.国家专门法律、法规及其实施细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 (3)...
27
二、经费预算依据与编列标准
(一)经费预算编制的依据 1.预算编制的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一十八条“在进行大型建设项目的时候,建设单位要事先会同省、自治区、直辖市...
28
第二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河南省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
...
29
一、文物调查的组织与实施
为了更好地配合和支持南水北调这一伟大工程顺利进行,河南省文物局对总干渠沿线的文物保护工作极为重视,提前数月委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牵头,组织相关市、县文物行政主...
30
二、文物点分布的总体评价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南起河南南部的南阳盆地,蜿蜒北去,经伏牛山南麓、太行山东麓、黄淮平原,纵跨河南省全境。所经过的区域,自古就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