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岭遗址
马岭遗址位于淅川县盛湾乡贾湾村,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2°55′49″,东经111°28′30″,海拔高度160—166.3米。该遗址1957年发现,1958年和1974年进行试掘,1963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水北调工程的考古发掘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合作。发掘工作从2007年9月20日开始,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后冈一期文化和仰韶文化时代的遗迹遗物。
后岗一期文化遗存是遗址最早的遗存,整个发掘区均有分布。在遗址中部T5732发现有这一时期的圆形房屋和方形房屋。在发掘区东南角发现1条深沟,沟宽约4米,深逾2米,发现长20米,估计是环壕。
灰坑一般都打在生土面上,形制非常一致,平面基本呈圆形,直径均1.2米左右,保留深度也大致都在1.2米左右。在发掘区西部密集分布有10余个这样的灰坑,其中往往发现有完整的陶器。T5131中H66填土为深褐色胶黏土,与生土质地接近,其底部出土有完整的圆锥足鼎、鼓腹罐、小平底钵和牛骨等。发掘区中南部T5731H67,平面呈圆形,直壁,平底,底面另有一个方坑。该灰坑内也出土有红顶钵、圆锥足鼎等可以复原的陶器以及大量骨头等。从这些灰坑的内涵、形制和布局等方面看,许多灰坑应该是窖穴或者祭祀坑。

马岭遗址航拍图
本次发掘最主要的收获是揭示了一个仰韶晚期的聚落。仰韶晚期的遗存基本上在整个发掘区都有分布,主要有地层、房基、灰坑、窑、瓮棺墓等。其中房基20座,灰坑70余个,陶窑2个,瓮棺墓8座。出土有红顶钵、圆锥足鼎等可以复原的陶器以及大量骨头等遗物。在这一时期的聚落面上,还清理了3座含有完整动物骨架的祭祀坑。

马岭遗址仰韶文化F4

马岭遗址西阴文化F34

马岭遗址仰韶文化H32出土的陶缸

马岭遗址仰韶文化H350出土的陶鼎

马岭遗址仰韶文化H517出土的陶缸

马岭遗址屈家岭文化房址F38出土的陶豆

马岭遗址后岗文化墓葬M66出土的陶缸

马岭遗址后岗文化灰坑H659出土的陶鼎

马岭遗址后岗文化灰坑H423出土的陶缸

马岭遗址后岗文化出土的石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