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线文物点的分布

五、沿线文物点的分布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着豫西山区东麓与平原地区交接地带走向,这里的自然环境也最适合古代人类生活,因此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

干渠从南向北涉及了许多重要的文化遗址,如南阳的汉代画像石墓地,平顶山市的应国墓地,许昌市的瓷窑遗址、雍梁故城、阳翟故城,郑州市的郑韩故城、苑陵故城、管国故城和商城遗址,焦作市的府城遗址、邢丘故城,鹤壁市的卫国贵族墓地,以及安阳市的殷墟、安阳县北部的北魏邺城等。经河南省文物部门调查确认文物点180个,其中墓地113处,古文化遗址62处,地面文物6处,古生物化石点和古人类遗存1处。文物点在各市县区的分布情况如下:

南阳市:张古营墓地、张河遗址、王家遗址、姚营墓地、孙河遗址、王河汉代墓地、朱营墓地、翟郭清代耶氏墓地、彭九思家族墓、扁担张宋代墓地、王营墓地、赵楼万人坑、马庄唐代墓地、姚寨古生物化石点、姚寨遗址、房营汉代墓地、毛庄遗址、程庄汉代墓地、凉水井遗址、李庄汉代墓地、前田洼墓地、邢庄汉代画像石墓地、大马营汉代画像石墓地、蔡寨西汉代画像石墓地、丰山古柏、新庄汉代画像砖室墓地、襄汉漕渠(宛城段)、夏响铺遗址、平高台遗址、陶岗遗址等、黄土洼汉代墓地,共计31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平高台遗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襄汉漕渠、丰山古柏),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陶岗遗址、赵楼万人坑、张河遗址)。

平顶山市:魏岗铺汉代墓地、李庄汉代墓地、高庄春秋墓地、先庄汉代墓地、文集遗址(县级)、马场遗址、杨南遗址、陶庄遗址、宋口遗址(县级)、商峪口遗址(县级)、薛寨汉代墓地(县级)、廖旗营遗址(县级)、史营遗址、小店遗址(县级)、小卢寨墓地、马庄汉代墓地、黑庙汉代墓地、赵庄汉代墓地、西安良汉代墓地、芦河墓地、孔村汉代墓地、鲁庄遗址(县级)、狮王寺西汉代墓地(县级)、狮王寺墓地、山头张遗址(县级),古遗址和墓地共计25处;古建1处即狮王寺(县级)。其中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

许昌市:古代城址2处,分别是雍梁故城(县级)和阳翟故城(县级);墓地11处,它们是冀村汉代墓地、酸枣树杨村墓地、崔张汉代墓地、苏王口汉代墓地、观耜园墓地、山李墓地、贺庄墓地、寨外墓地、席庄墓地、后燕井丰先生墓、张史马村汉代墓地;遗址5处:前后屯遗址(县级)、十里铺遗址、芝芳遗址(县级)、山孔遗址(县级)、新峰蒙古金古战场遗址;古建2处:即府君庙、冀村张华圣母庙(县级)。文物点共计20处,其中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

郑州市:遗址24处,它们是唐户遗址、望京楼遗址、白庙遗址、三官庙遗址、张庄遗址、大马遗址、宋庄遗址、毕河遗址、小郑庄遗址、二十里铺遗址、十八里河遗址、站马屯遗址、站马屯西遗址、郑湾遗址、马凉寨遗址、三里庄遗址、柳沟遗址、关帝庙遗址、蒋寨遗址、娘娘寨遗址、丁楼遗址、官庄遗址、新店遗址、薛村遗址;墓地26处,它们是黄岗清代墓地、端庄墓地、胡庄墓地、王老庄清代墓地、铁岭墓地、冯庄汉代墓地、吴陈墓地、李垌墓地、赵庄墓地、周庄汉代墓地、皮里店汉代墓地、庙后汉代唐墓地、城李汉代墓地、耿坡墓地、魏家汉代墓地、孙庄汉代墓地、大关庄汉代墓地、小李庄宋代墓地、刘德城汉代墓地、于庄宋代墓地、小付庄汉代墓地、董岗西汉代墓地、董岗汉代墓地、晏曲宋代墓地、后真汉代墓地、薛村草庙墓地,共计50处。

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唐户遗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站马屯遗址、望京楼遗址。

焦作市:所经过的文物点19处,其中遗址4处,它们是陈沟遗址、靳冯吝遗址、西金城遗址、东金城遗址;墓地13处,它们是苏王墓地、徐堡墓地、秦庄墓地、东齐墓地、聂村宋代墓地、恩村墓地、苏蔺汉代墓地、白庄墓地、亮马墓地、山后汉代墓地、聩城寨墓地、苏立宋代墓地、小凤凹汉代墓地;古代建筑2处,它们是王兰广故居、张家祠堂。其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王兰广故居、恩村墓地、苏蔺汉代墓地、白庄墓地、山后汉代墓地、亮马墓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苏立宋代墓地、聂村宋代墓地、西金城遗址、东金城遗址、小凤凹汉代墓地。

新乡市:共经过古遗址和墓地15处。其中遗址有金灯寺遗址;墓葬有小落营汉代墓地、早生商代墓地、孙村墓地、大官庄墓地、固村墓地、毡匠屯战国墓地、赵庄墓地、郭柳墓地、王门墓地、老道井墓地、山彪镇墓地、金灯寺墓地、大司马汉代墓地、马林庄墓地。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百泉文物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山彪墓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大司马汉代墓地、马林庄墓地、金灯寺遗址。

鹤壁市:经过古遗址和墓地共11处。其中遗址3处,它们是刘庄遗址、夏庄遗址、杨树岭遗址;墓地8处,它们是辛村西周墓地、小马庄墓地、大马庄墓地、关庄墓地、黄庄墓地、西杨庄墓地、北杨庄墓地、桥盟墓地。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辛村西周墓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杨树岭遗址、刘庄遗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黄庄墓地、大马庄墓地、关庄墓地、桥盟墓地、西杨庄墓地。

安阳市:经过古遗址和墓地共计8处。其中遗址2处,它们是黄张遗址(占一半)、南士旺遗址;墓地6处,它们是长沙汉代墓地、五里岗战国墓地、羑河墓地、郭里汉代墓地、韩琦墓地、固岸曹魏墓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河南境内长731千米,从淅川县陶岔渠首引水,自南向北,穿过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安阳8个省辖市的32个县(市、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河南段沿线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就是华夏文明腹地,地下文物埋藏和地上文化遗存均十分丰富。

经过河南省文物部门实地调查、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实地复查和文物部门会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设计单位实地复核,共确定河南干渠沿线文物点160处,包括古生物化石点1处、古遗址57处(干渠占压总面积为333.75万平方米)、古墓葬100处(干渠占压总面积为911.91万平方米),地面建筑2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2处。

img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河南省文物点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