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岸墓地

固岸墓地
img

固岸墓地Ⅱ区发掘现场

固岸墓地位于安阳市安阳县安丰乡固岸村与施家河村东的台地上,北邻漳河。地理坐标为北纬36°13′,东经114°19′,海拔87—93米。墓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位于干渠里程728千米处,干渠占压墓地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

2005年9月至2007年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安阳市县文物部门对其实施了考古勘探发掘。揭露面积1.5万平方米,清理出北朝和汉代墓葬150余座。在这些墓葬中,西汉墓葬10座,北魏墓葬有8座,东魏墓葬80多座,北齐墓葬50座,北周墓葬1座,唐代墓葬2座,清代墓葬4座。出土器物900多件。除少数墓葬遭到盗掘破坏外,大部分墓葬保存完好,出土有完整的器物组合。

北齐墓葬均为竖穴土炕洞室墓,埋葬一般在7—8.2米。墓道为斜坡式或竖井斜坡式,墓室有铲形和刀形两种。铲形墓规格较高,随葬品丰富。如M2为竖井斜坡式墓道,墓室顶部为斜坡状,平面呈铲字形。随葬瓷器13件,陶俑27件,另有灶、井、仓、舂、车、磨、常平五铢钱等共72件之多。瓷器中有白瓷和青瓷豆、罐、碗、盏,白瓷器应为早期白瓷,具有很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人物俑中有武士俑、风帽俑、侍女俑、文吏俑,其彩绘十分鲜艳精美;镇墓兽两件,其中1件为人面兽身,另1件为狮面兽身,显得威猛有气势;动物中有牛、羊、猪、狗,其中羊、猪、狗3类都是雌雄各一,雌畜都带有数量不等的幼畜,这些小动物围绕在母亲腹部做吃奶状,生动可爱。M35为竖井斜坡式墓道,墓室顶部为三角形,平面呈铲字形,出有瓷器10件和陶罐、碗等6件。

M51为一座东魏时期斜坡墓道的单室砖室墓,平面呈外弧方形,攒形顶。随葬品有镇墓兽、武士俑、仪仗俑、文吏俑、力士俑、侍女俑、劳作俑;陶鸡、陶狗、陶羊、陶牛等动物俑和牛车、灶、仓、厕、磨、井等明器,瓶、罐、碗等完整器物组合共计52件。

M23为一座狭长斜坡墓道的铲形洞室墓,带有一个天井,券形顶。此墓未被盗掘,随葬器物达76件。除有完整的陶俑组合外,还出土了一批青瓷器,其中有造型精美的耳杯、熏炉等,其中熏炉上细下宽,平底,呈鸟笼状,口开于顶部,上有一个盖子。在熏炉的上半部分,周遭有3扇直棂窗,两窗之间分别透雕有太阳、月亮和窗户。此熏炉造型奇特,典雅别致,从窗户的形状看,似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其出土的牛、车具有典型东魏北齐特征,出土的陶马造型十分精美,其头、颈、胸、臀部均佩金贝、金花。鞍上罩红袱,装饰华丽,为贵族出行专用坐骑。根据出土的铜钱等器物,断定此墓为东魏时期规格比较高的一座墓葬。

M57为一座带有天井的铲形墓,墓室深达10米多。墓室内随葬一座围屏石榻,石榻上平放有两具骨架,未见棺木葬具,座榻东、北、西3面围以石屏,石屏内壁雕有精美壁画,内容为孝子图。其中有“郭拒夫妻埋儿,天赐黄金与之”和丁兰行孝图等内容计12幅图。其南面左右两侧有一对子母阙门。石榻中部12幅图画,内容为青龙、白虎、麒麟和千秋万岁等珍禽怪兽,每幅画面外围用金箔贴出四方形画框。石榻正面三个足上各有浅浮雕力士。根据墓志砖记载,墓主人姓名为谢氏冯僧晖,死于武定六年二月廿五日,即公元548年。对照已出土的同时期的石榻和棺床来看,此墓很有自己的特点,同时期的其他墓葬出土的石榻,所刻绘的人物多为粟特人形象,壁画内容多反映的是粟特人的生活。而此石榻所刻的内容反映的是当时汉族人中流行的孝子图内容。所画人物形象和服侍等均为汉人特征,并且此石榻的石阙为汉阙,故初步判断墓主人当为汉人。这是汉人与中亚民族文化融合的又一例证。

在一些被盗掘的墓葬中,有的仍保留有非常精美的器物,其中M48为一座规模巨大的带有天井的铲形洞室墓,墓室深达12米。盗洞位于天井上,从墓门进入。器物绝大部分被洗劫一空,仅留下陶俑2件,为孕妇俑和劳作俑;俑头3个,其他陶器有井、磨、碓、灶、猪等。从出土的器物看,此墓随葬品制作极为精美,形象生动逼真。如孕妇俑,头发挽于后脑,身披红色外袍,下身着长裙,但是,也难以掩盖其高耸的腹部。上身胸部袒露,鼓胀的双乳毕现。其目光下视,面容安详坦然。

在这一发掘区出土有墓志砖的墓葬20座,如M6随葬的墓志砖内容为“武定五年岁丁卯十二月甲子九日,故人口□”,M12:“武定六年太岁戊辰三月□□□廿日□□许白墓铭”,M30:“大魏武定六年三月十五日司州魏郡邺县民高林仁为忠母记”等,这些墓志的出土和随葬器物的出土为我们判定东魏、北齐墓葬提供了标准器物。

这里还发现了北魏皇室墓1座,根据墓志记载,墓主人为魏献文皇帝曾孙咸阳王喜之孙荆湘二州元昌的次女,卒于北齐天统五年(公元569年)五月十二日乐陵郡官舍内,葬于武平元年岁次。

同时发现的北周墓,其埋葬的年代为建德二年(公元573年),即北周灭亡北齐那年。

东魏、北齐时期的墓葬过去多出土于河北磁县、山西大同市境内,在河南北部的安阳、濮阳零星出土。这些墓葬均为皇室或贵族墓葬,总计数量不过20多座(约25座)。而此次像这样的平民墓葬出土尚属首次,特别是大量集中出土更是前所未见。

固岸墓地东距故邺城仅10余千米,中间有漳河相隔,漳河北岸为东魏和北齐皇室和贵族墓葬区,漳河南岸的河南境内鲜有东魏、北齐皇室墓葬出土,截至目前,仅在安阳市境内发现有齐故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梁州刺史范粹墓、北齐文宣帝妃颜氏墓、北齐东徐州刺州和绍隆夫妇墓;濮阳市境内的北齐车骑将军李云墓和建忠将军奉车都尉李亨墓。这些均为北齐上层社会的墓葬,而此墓地所发现的平民墓,为研究东魏、北齐下层人民的葬俗葬制提供了宝贵资料。在此之前,北齐都城邺城始终没有发现平民墓葬区,本次发掘基本上解决了这一课题,为研究古代邺城的布局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墓地与历史上记载的魏武帝曹操联系紧密。这里东北距邺城约15千米,据考证魏武帝曹操高陵当在左近。1998年春季,安丰乡西高穴村民在村西的小方池地里起土时,曾挖出后赵建武十一年(公元345年)大仆卿驸马都尉鲁潜墓志,其上面记载有:“墓在高决桥陌西行一千四百廿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四十三步,北回至墓名堂二百五十步”。此墓志首次明确记载了魏武帝陵的具体方位。

固岸墓地北周墓在这一区域尚属首次发现,使此墓地有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大量纪年明确墓志砖的出土,为研究北朝晚期的墓葬提供了分期断代标准;尤其是这一墓地的东魏、北齐墓葬等级分明,内涵丰富,随葬器物组合完整,家族性质明显,排列有序,为全面揭示东魏、北齐社会埋葬制度,墓葬分布规律,墓地布局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价值,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img

固岸墓地M2随葬器物

img

固岸墓地M2出土的瓷罐

img

固岸墓地M2出土的黄釉瓷罐

img

固岸墓地M2出土的瓷碗

img

固岸墓地M2出土的武士俑

img

固岸墓地M51出土的陶俑

img

固岸墓地M51随葬器物

img

固岸墓地M57墓志砖

img

固岸墓地M57墓室

img

固岸墓地M57石榻

img

固岸墓地M99北齐墓墓顶

img

固岸墓地M73出土的北齐墓志砖

img

固岸墓地北齐墓M128出土的瓷器

img

固岸墓地Ⅱ区M24石墓门

img

固岸墓地M35出土的瓷盘

img

固岸墓地M49酱油盘口壶

img

固岸墓地M49北齐墓仿木墓门

img

固岸墓地M49随葬器物

img

固岸墓地M72瓷碗

img

固岸墓地M72四系莲花瓷罐

img

固岸墓地M72绿彩白瓷罐

img

固岸墓地M23盘口罐

img

固岸墓地M23耳杯

img

固岸墓地M23出土的陶马

img

固岸墓地M23镇墓兽

img

固岸墓地M23镇墓兽

img

固岸墓地出土的瓷熏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