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固墓地

路固墓地

路固墓地位于新乡市辉县城关镇与孟庄镇、常村镇交界处,路固村、小王村和段屯3村之间的空旷地带,为干渠里程602—604千米的占压区域。西北距琉璃阁遗址约2千米,东北约3千米为固围村魏国国君墓地。地理坐标为北纬35°27.079′,东经113°49.404′。

2006年7—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该墓地进行了勘探和发掘。共布10米×10米探方6个,其他面积不等的探方41个,发掘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清理汉墓60余座、宋墓30余座、清墓1座,另有废弃的汉代建筑砖瓦堆积区1处,汉代窖穴、灰坑数座。获得陶器、铜器、铁器、玉器、玻璃器、骨器等数千件文物标本。

从整个发掘区域来看,汉代墓葬常见3座、5座,多的甚至10多座相对集中分布。由此判断,该墓地应是汉代的家族墓地群。

汉墓均为带墓道的洞室墓。从洞室塌陷坑中的土质和砖台等迹象判断,原来这些墓葬的洞室上面应有高大的封土堆,即坟丘;有的墓葬在坟丘前面还设有用于祭祀的供台。这些新发现对豫北地区汉墓的葬制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墓道大致有两种:一是墓道较宽,斜坡状,棺木从墓道入洞室;二是墓道较窄,台阶状,靠近洞室有天井,棺木从天井入洞室。

洞室形制多样。有的在洞室中再做砖室,有的仅用砖铺地,有的仅有简单的土洞。砖室墓数量较少,规模普遍较大,不仅有前厅、后室(有的为侧室),在厅室中往往设左、右耳室,这类墓葬绝大多数都被盗掘。仅有铺地砖的墓葬最为常见,规模较砖室墓小,有前厅、后室,厅室中有的设左、右耳室,有的仅有一个耳室,或左或右,无定规。简单土洞墓,数量较少,洞室规模也最小,通常仅有一室,有的设有厅室。

img

路固村西汉墓BM23

前两类形制的墓葬随葬品较丰富,有铜镜、铜洗、铜鐎、铜刀、铁剑、铁刀、陶仓、陶罐、陶瓮、陶壶、陶盆、陶钵、陶樽、陶盒、陶案、陶耳杯、陶灶、陶井、陶磨盘、陶猪舍等,有的还出土有精美的彩绘陶器和釉陶器。并有大量铜钱,大部分为“五铢”钱,偶可见“货泉”“一刀平五千”和剪轮“五铢”,另还偶见玻璃耳珰、玉口琀、粉块等。简单土洞墓随葬品较少,多数仅有几件陶器而已。从出土器物特征判断,这批汉墓大多应是东汉时期,最早不过两汉之际,晚可到东汉末年。

在C区清理一处废弃汉代建筑砖瓦堆积,出土大量的汉砖、筒瓦、板瓦,以及少量卷云纹圆瓦当,未见建筑基础。据村民反映,砖瓦堆积区的西侧原地势较高,曾大规模取土,现已成为低洼地,原应是主体建筑所在。在此建筑砖瓦堆积区域内,只有打破它的宋墓,未见其他生活垃圾堆积,汉代墓葬均分布在其周围。据此推测,该建筑遗存可能与周围的汉代家族墓地有关。

在豫北地区如此集中地大规模发掘汉代墓葬群尚不多见;墓室的不同形制重塑了当时该地区庭院建筑的格局;铜镜、粉块和塑型陶器的常见,从某些侧面再现了当时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铁剑、铁刀等兵器的大量出土,不仅反映了东汉时期人们的“崇武”时尚和社会时局的动荡不安,更为豫北地区冶铸史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该墓地规模宏大,保存状况良好,如能进一步有计划地系统发掘,将有助于中国北方地区汉代丧葬制度的深入研究。

img

路固村汉代陶窑AY1

img

路固墓地出土的彩绘陶罐

img

路固墓地出土的陶仓

img

路固墓地出土的陶鼎

img

路固墓地出土的陶井

img

路固墓地出土的陶熏炉

img

路固墓地出土的陶猪舍

img

路固墓地出土的铜币

img

路固墓地出土的铜镜

img

路固墓地BM72出土的琉璃耳饰

img

路固墓地BM29出土的方形玉佩

img

路固墓地出土的铜镜

img

路固墓地出土的铜镜

img

路固墓地出土的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