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寨遗址

娘娘寨遗址

娘娘寨遗址位于荥阳市豫龙镇寨杨村西北。2005年至2010年,娘娘寨遗址发掘面积1.5万多平方米,共清理各类遗迹1,700多个,遗迹主要有城墙、城门、房址、夯土基址、墓葬、道路、排水设施、陶窑、灰坑、水井、灰沟、土灶等。出土遗物多为陶器,还有石器、骨器、蚌器、小型铜玉器以及鹿角动物骨骼等。勘探发现娘娘寨遗址外城墙,解剖确认外城墙始建年代为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对城墙进行了扩建。

娘娘寨遗址现保存有高出周围约4米的土台,该土台为娘娘寨遗址的内城城垣,内城文化层保存较厚,分布有丰富的遗存。城墙年代上限为西周晚期,下限为春秋早期,结合城墙夯土自身的结构特点,内城墙始建年代应为西周晚期。内城外有护城河,围绕内城一周。护城河内填土均为淤土层,包含物较少,上部淤土中可见东周时期遗物,底部淤土中包含物较少,为西周晚期器物残片以及动物骨骼等,护城河在两周时期均使用。

img

娘娘寨遗址发掘全景(航拍)

娘娘寨遗址共发现8处夯土基址,7处位于内城中部,这些夯土基址组成一组庞大的建筑群体。夯土基址一般分上下两层,上部建筑时代多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下层建筑时代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东周时期的建筑均在西周时期建筑的基础上建筑而成。

娘娘寨遗址内城共发现3条道路,发掘灰坑1,600多个,其用途有生活垃圾坑、窖藏坑、祭祀坑等。发现墓葬近40座,均为竖穴土坑墓,时代有西周墓和战国墓。其中西周晚期墓葬10座,其余均为战国墓。部分西周晚期墓出土有随葬品。发现水井较多,一般为圆形和方形,部分为长方形,水井一般深达10米,反映了当时人们掌握了非常先进的凿井技术。陶窑较少,集中分布于内城东北部,有西周和战国时期之分。

娘娘寨遗址文化遗存可分为5期,即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二里头文化、西周、春秋、战国。其中西周文化地层被春秋战国时期的遗存破坏殆尽,多以坑状和墓葬等单位遗迹为主,从所出遗物特征来看,传统的西周文化早、中、晚3期均有,器物组合为鬲、罐、豆、盆、簋、瓮等;其中西周早期遗存较少,遗物特征为早期偏晚;西周中晚期遗存相对较多。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单位遗迹中发现有较多西周时期遗物,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在此活动频繁,将西周时期文化遗存扰乱。娘娘寨遗址发掘出土了大量春秋战国时期陶器,为该时期文化分期提供了大量实物,从器物特征来看,可细分为春秋早、中、晚和战国早、中、晚几个时期。

img

娘娘寨内城夯土基址F9

娘娘寨城址的发掘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娘娘寨遗址是新发现的西周时期城址。第二,娘娘寨城址的发掘,对郑州地区乃至全国西周城址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目前,国内西周城址发现较少,西周城址的研究材料还比较匮乏,而娘娘寨城址发掘,为西周时期筑城方法、城墙结构、设防措施、功能布局尤其是宫殿基址的结构等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第三,娘娘寨城址的发掘是郑州地区西周考古的重大突破。郑州地区的西周时期封国林立,而目前能够确认的西周城址还没有一座,而娘娘寨城址的发掘,证明其为西周时期的古城址,娘娘寨城址应是在郑州地区发现的第一座西周城址,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第四,关于娘娘寨城址性质认识,可以解决一些重大历史问题。娘娘寨城址的性质,我们拟作以下探讨:娘娘寨城址目前能够确认为西周晚期城址,娘娘寨遗址早期城墙及下层建筑以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为主。考两周之际发生于郑洛地区最为著名的事件就是郑桓公东迁,我们认为娘娘寨城址与郑桓公东迁有很大关系。文献记载郑桓公为躲避幽王废太子宜臼后引发的申侯等与王室矛盾,利用司徒掌控成周土地财政人民之职,巧取豪夺郐、东虢10小邑。娘娘寨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为探寻这一段历史提供了重大线索。目前娘娘寨遗址在地理位置和时代上与郑桓公东迁其民之事相和,如推测无误,娘娘寨城址当为郑桓公东迁其民之地。果如此,娘娘寨城址对探讨东虢国始封地位置也具有重要价值。娘娘寨城址在东周时期仍然沿用,这对探讨郑武公灭东虢国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总之,娘娘寨城址的发掘对西周考古研究具有重大的突破意义。

img

娘娘寨遗址内城北墙剖面

img

娘娘寨遗址内墙夯土

img

娘娘寨遗址发现的房址

img

娘娘寨遗址发现的祭祀坑

img

娘娘寨遗址西周晚期陶窑

img

娘娘寨遗址西周晚期墓葬

img

娘娘寨遗址战国墓葬

img

娘娘寨遗址西周晚期墓M8出土的陶鬲

img

娘娘寨遗址西周晚期M8出土的陶盆

img

娘娘寨遗址战国粮仓

img

娘娘寨遗址春秋陶豆

img

娘娘寨遗址陶文

img

娘娘寨遗址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