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堡城址
徐堡城址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武德镇徐堡村东,沁河南岸,南距温县城10千米,地理坐标北纬35°02′,东经113°05′,海拔109.9米,南水北调中线干渠里程503千米处,发现有文物埋藏迹象,经勘查干渠占压面积约5万平方米,初步确定为一处古文化遗址。2006年7月,经河南省文物局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焦作市文物工作队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确认为一处龙山文化城址。
龙山城址遗存主要有城墙、壕沟、台基、灰坑、墓葬、陶窑等,城墙揭露面积400平方米,发掘长度20米,顶宽8—10米,底宽因出水未发掘至底部,现发掘宽约25米,为堆筑夯打而成,夯层厚3—10厘米,夯窝为圆形圜底,直径3—4厘米。墙体两侧有护坡3—4层,每层护坡厚30—35厘米。发掘期间经对城址进一步勘探,发现了西、南、东三面城墙保存较好,距地表深1.4—1.7米。西城墙长360米,南城墙长500米,东城墙长约200米,北城墙被沁河冲毁。在西城墙和东城墙的中部各有一缺口,宽约10米,应为城门所在。在城址中部发现一处堆筑台基,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90米,南北宽70米,面积6,000余平方米,可能为城址的重要建筑部位。壕沟宽约30米,深6—7米。

徐堡城址发掘现场
整个城址平面略呈圆角长方形,现存面积约20万平方米。龙山时期遗迹共发掘灰坑11座,墓葬1座,陶窑1座。灰坑为圆形和椭圆形,H88为圆形桶状,坑底打在城墙护坡上,属典型龙山晚期遗迹,更加确立了城址的年代。M39为长方形圆角土坑墓,单人仰身直肢葬,头部放置了较多的贝壳,应是身份地位的象征。Y1为圆形,体积较小,有工作坑、火门、火膛、窑室、窑箅组成。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主要有深腹罐、圈足盘、刻槽盆、钵、器盖等。城墙填土内出有红顶钵、彩陶盆等口沿,判断可能还有仰韶时期的文化遗存。
焦作温县徐堡龙山文化城址的发现,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又一重要发现,它是目前全国所发现的龙山文化中规模较大的城址之一,在豫西北地区属首次发现,填补了豫西、豫西北、晋东南地区没有龙山文化城址的空白,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也为研究龙山文化向夏文化过渡,史前城址聚落形态、中国文明起源、国家的形成、筑城技术等诸多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徐堡城址西城墙南部探方航拍照片(北至南)

徐堡城址西城墙中部缺口处探方航拍照片(南至北)

徐堡城址西城墙解剖沟(北壁)

西城墙北部探方航拍照片(南至北)

徐堡城址出土的龙山文化骨针

徐堡城址出土的龙山夹砂刮削纹罐

徐堡城址H75出土的龙山文化玉器

徐堡城址发现的龙山文化墓葬M39

徐堡城址出土的龙山C型骨锥

徐堡城址出土的龙山文化石器

徐堡城址出土的龙山文化石凿

徐堡城址出土的龙山文化石斧

徐堡城址出土的龙山文化石铲

徐堡城址出土的龙山文化石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