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叉口遗址
六叉口遗址位于南阳市淅川县滔河乡凌岗村6组上凌岗自然村。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1°20′06″,北纬32°58′56″,高程163—167米。2008年9月,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文物保护工程项目——淅川六叉口墓地的发掘,钻探发现了该遗址。遗址范围大致为东西180米,南北160米,面积28,800平方米。2008年9月至2010年1月,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主要发现龙山时期的高台、环壕以及灰坑、灰沟等遗迹,发现各个时期墓葬18座、瓮棺葬20座、房屋基址1座、灰(壕)沟63条、灰坑66个。出土龙山时期器物极为丰富,陶器有鼎、釜、甑、罐、壶、碗、钵、盆、研磨盆、豆、圈足盘、缸、纺轮、陶塑小动物等;石器以长方形穿孔小石刀、圭形凿、斧、锛、镰、锥、石镞等为主;骨器有锥、镞;玉器有刀、锛等。
发掘表明,龙山文化遗址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80余米,高出周围1.5—2米的高大土台为中心,土台上有密集的窖穴,土台边缘分布有密集的瓮棺葬,土台外围环绕宽窄不等的多条壕沟,说明遗址是一处结构完整的龙山时期小型聚落。
六叉口墓地(遗址)是一处时代单一、堆积丰厚的龙山时期遗址,对于探讨丹江流域龙山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意义重大。六叉口墓地(遗址)以高台地为中心,环绕龙山时期不同年代的环壕,该类小型聚落相比丹江流域仰韶时期、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大型聚落是一个显著的变化,对于丹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的聚落形态演变同样有积极意义。

六叉口遗址发掘区全景(由北往南拍摄)

龙山时期灰坑H141

六叉口遗址龙山文化墓葬M3

六叉口遗址龙山文化瓮棺群

六叉口遗址龙山文化壕沟G70

六叉口遗址龙山多重壕沟关系图(G24、G66、G70)

龙山时期瓮棺W18所用葬具

六叉口遗址龙山文化陶鼎(T1716-6-12)

六叉口遗址龙山文化陶鬻(T1615-13-50)

六叉口遗址龙山文化陶壶(T1616-8-30)

六叉口遗址龙山文化陶豆

六叉口遗址龙山时期陶支座

六叉口遗址龙山文化红陶杯

六叉口遗址龙山文化石刀

六叉口遗址龙山文化圈足盘

六叉口遗址龙山文化穿孔石刀

六叉口遗址龙山文化石镞

六叉口遗址龙山文化玉璧、玉环、玉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