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户遗址

唐户遗址

唐户遗址位于河南省新郑市观音寺镇唐户村西部和南部,潩水河与九龙河两河交汇的夹角台地上,历代相传称该地为“黄帝口”,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2007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遗址进行全面调查和考古发掘,发现旧石器加工地点4处,裴李岗文化时期大型居住基址5,000平方米,出土了一批重要文化遗物。从发掘情况看,唐户遗址发现了可以确认的裴李岗文化时期的房址63座,灰坑(窖穴)204座,沟4条(排水系统1条),壕沟1条。文化遗存堆积丰富,包含有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及商、周文化,是一处跨时代的聚落群址。裴李岗文化房址出土有较多的陶片、兽骨及石块等。陶片分为泥质红陶、夹砂红陶或红褐陶。可辨器型有鼎、罐、三足壶及三足钵等。石制品有石核、石片等。

整个遗址南北长1860米,东西宽300—860米,面积140余万平方米,其中裴李岗文化遗存面积达30万平方米,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的裴李岗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新发现的房址,不仅数量多,而且形制多样,单间式房址60座,双间式3座。房址分布较有规律,分4组布局,其中2组具有排状布局的特征,是新石器时代早期聚落考古的重大发现,反映了裴李岗时期人类已具备长期稳定的定居生活特性。排水系统的使用,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懂得利用自然地势来建造排水设施,反映了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这是新石器时代早期聚落考古的重大发现,进一步丰富了裴李岗文化的内涵,对研究裴李岗文化时期的聚落形态、房屋建筑方式,特别是裴李岗文化时期的家庭组织结构、农业文明的起源等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img

唐户遗址航拍照

img

唐户遗址发掘现场(Ⅳ区)

img

唐户遗址裴李岗文化F21(北至南)

img

唐户遗址F21出土的部分陶器

img

唐户遗址F21-1出土的陶三足钵

img

唐户遗址H96出土的石镰

img

唐户遗址出土的舌状石铲

img

唐户遗址出土的陶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