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旗营墓地
廖旗营墓地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城关镇廖旗营村西北,净肠河西,宝丰—汝州公路西,南水北调干渠260—270千米处,地理坐标北纬33°53′,东经113°04′,海拔117米。
2010年10月5日—12月31日,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对该项目进行发掘,共完成钻探总面积20万平方米,发掘面积10,700平方米。发掘区分为A、B两个地点:A地点共布10米×10米探方41个,发掘面积为4,100平方米,发现墓葬57座、陶窑3座、灰坑1个;B地点共布10米×10米探方66个,发掘面积为6,600平方米,发现墓葬76座。
在发掘的135座墓葬中,战国墓4座、汉墓68座、唐宋墓18座、明墓13座、清墓27座、瓦棺2座、不明时代墓3座。出土陶、瓷、铜、铁、金、银、石、骨等质地不同的遗物700余件。陶窑分别为汉代1座、宋代2座。灰坑为宋代遗迹。
汉墓形制主要有土坑墓、砖室墓、石室墓和砖石混合墓。
土坑墓5座,均为长方形竖穴,部分开设有头龛,内置随葬品。出土随葬品组合主要为陶罐、陶壶。
砖室墓60座,其中单室墓49座。典型的M22为长方形竖穴平顶空心砖墓,出土32件随葬品,分别为陶鼎、陶方壶、陶盒各1件,陶壶3件、陶罐2件、铜镜1件、铜洗1件、铁销1件、铁勺1件及小型铜质编钟、编磬各1套,骨料器10余枚。M40为斜坡墓道平顶单室空心砖墓,墓道位于墓室北端,墓室为长方形,保存较完好。墓门为5块画像砖组成,雕刻有执戟小吏、飞龙、白虎、铺首衔环等精美的画像。随葬品位于墓室南端,有陶壶2件、陶罐1件、铜洗1件、铁刀1件及数枚五铢钱。M68为斜坡墓道单室砖券墓,墓道位于墓室北端。墓门为6块画像砖组成,砖上刻斗兽、双龙、门阙、小吏等精美的图案。墓室南部置随葬品,出土有3件陶壶、1件陶罐。M35为长斜坡单室砖墓,小砖封门,墓室与墓道之间以甬道连接,墓顶塌陷,从残余砖壁推测为四角攒尖顶。甬道出土随葬品有陶罐、陶磨、陶仓、陶井、陶圈厕、陶猪、陶甑及数枚五铢钱等。

廖旗营墓地全景

廖旗营墓地西汉空心砖墓M22墓顶
双室与多室墓共11座。M4为长斜坡墓道双室墓,小砖封门,墓道与前室之间以甬道相连,前室顶塌陷,推测为穹隆顶,后室券顶。出土有陶甑、陶盏、陶灶、陶鸡、陶钵和五铢钱等。M56为长斜坡墓道双室墓,拱形墓门,小砖封门,前室穹隆顶,后室券顶。随葬品放于前室,分别为陶盂6件、陶仓2件、陶奁6件、陶罐3件、陶壶2件、博山炉1件及陶井、陶猪圈残片等。
石室墓1座,M24为长方形竖穴石室墓,墓顶以石板覆盖,被盗严重,残留1件陶罐。
砖石混合墓3座,为双室或多室墓。M9,长斜坡墓道,由墓门、甬道、前室和双后室组成。墓门由6块画像石组成,阴线刻双龙交尾、文吏、朱雀、铺首衔环。甬道为券顶,前室近方形,墓顶塌陷,推测为穹隆顶,后室为双券顶。甬道、前室、后室均发现有随葬品。其中陶器33件,器形有壶、罐、盂、奁、仓、灶、井、作坊、博山炉、圈厕、案、耳杯等;铜器6件,分别为4件铜镜,2件铜洗;铜钱百余枚,钱文有五铢、大泉五十等。另有铁器、铜饰、骨料器等。发现两具人骨,保存较差。M10,长斜坡墓道前后室小砖墓,墓门亦为画像石组成,雕刻图案和技法与M9相似。甬道为券顶,前室方形,后室长方形,墓顶均塌陷。墓葬盗扰严重,残存陶器4件和数枚五铢钱。
陶窑3座,均由操作坑、火膛、窑室、烟道组成。其中1座汉代窑内发现大量成型的砖瓦,该窑应为烧制砖瓦所用。
本次发掘的汉墓中出土的画像石和画像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廖旗营墓地M22西汉空心砖墓墓底

廖旗营墓地M68东汉墓

廖旗营墓地M68东汉墓墓门

廖旗营墓地M68随葬品

廖旗营墓地M40西汉空心砖墓

廖旗营墓地M40墓门

廖旗营墓地M40随葬品

廖旗营墓地M40画像

廖旗营墓地M9东汉画像石墓

廖旗营墓地M9随葬品

廖旗营墓地M9墓门

廖旗营墓地M9画像石门扉

廖旗营墓地M9画像石门楣

廖旗营墓地东汉墓M56

廖旗营墓地东汉墓M56随葬品出土情况

廖旗营墓地东汉墓M10

廖旗营墓地M10门楣画像石

廖旗营墓地东汉陶窑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