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水北调大事记
河南省南水北调大事记
2002年8月23日,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听取了关于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汇报,通过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
2002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听取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汇报,审议并通过了经国务院同意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
2002年12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至此,南水北调工程的总体规划终于获得了合法的身份,为南水北调工程的正式开工建设颁发了“开工许可证”。
2003年9月,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牵头,各地市县参与组成多支联合调查队,对丹江口库区和干渠沿线文物点进行实地调查。同年11月份,编写文物调查报告初稿。
2004年初,河南省文物局成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文物保护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2004年8月中旬—11月23日,长江水利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河南省水利勘探设计院会同专家组对丹江口库区和干渠沿线文物点进行实地复查。
2005年4月9日,北京大学考古文物学院邹衡教授、刘绪教授考察鹤壁刘庄遗址。
2005年4月15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文物保护抢救工作正式启动。
2005年5月3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率调研组到河南调研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工作。
2005年6月14日,河南省文物局调整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成立南水北调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
2005年7月14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张基尧一行考察河南省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工作。
2005年8月4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局邓培全副局长考察温县陈家沟遗址发掘工地。
2005年8月30日,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对河南省南水北调工程考古发掘工作进行检查,先后赴鹤壁刘庄遗址、安阳黄张遗址、郭里遗址等工地发掘现场指导工作。
2005年9月20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率南水北调文物保护调研组到河南视察调研南水北调工程河南文物保护工作。
2005年11月10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控制性文物保护方案的批复》(国调办环移[2005]97号),批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省第一批控制性文物保护项目11个,其中总干渠10个,丹江口库区1个。
2005年11月17日,国家文物局在郑州召开“全国支援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工作动员大会”,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负责承办会议。
2006年3月23—24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水利部以及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干线建设管理局联合检查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05年度文物保护项目的抢救工作,并在郑州召开了“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汇报会”。
2006年5月9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在京揭晓,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考古发掘项目鹤壁刘庄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06年6月30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到焦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考古发掘工地检查指导工作。
2006年8月10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到河南省鹤壁市考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工作。
2006年8月17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视察穿黄工程薛村遗址考古发掘工作。
2006年9月20日,河南省副省长张大卫到河南省南水北调工程薛村遗址考古发掘工地现场视察。
2006年9月22—26日,国家文物局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文物报》等新闻媒体组成“文物保护世纪行——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宣传大行动”记者采访团,对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工作成就进行宣传报道。
2006年10月9—10日,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干线建设管理局、河南省人民政府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检查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考古发掘进展情况。
2006年11月9—11日,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对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的田野考古发掘质量和资料记录整理工作进行检查。
2006年11月,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张野到河南省薛村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视察工作。
2006年11月20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与国家文物局在郑州联合召开南水北调工程第二批控制性文物保护项目审查会,原则同意将169处文物点的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列入第二批控制性文物保护项目。
2006年12月28日,国家文物局专家徐光冀、信立祥到河南省淅川县丹江口库区徐家岭墓地考古发掘现场考察指导。
2007年4月10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第二批控制性文物保护方案的批复》(国调办环移[2007]32号),批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省第二批控制性文物保护项目65个,其中总干渠43个,丹江口库区22个。
2007年9月5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到河南省胡庄墓地考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工作。
2007年10月10日,国家文物局2006年度田野考古质量奖评选结果揭晓,河南省南水北调文物保护项目鹤壁刘庄遗址、荥阳关帝庙遗址、新郑唐户遗址同时荣获三等奖。
2007年11月18—20日,国家文物局专家徐光冀、信立祥到河南省叶县文集遗址、关帝庙遗址、新郑胡庄墓地等考古工地检查发掘质量和资料整理情况并指导工作。
2007年年底,为展示2005至2007年阶段性文物保护工作成果,在郑州市东里路2号举办了小型南水北调出土文物陈列展览《文明·水·责任》。
2008年3月,河南省副省长孔玉芳视察关帝庙遗址。
2008年3月24日,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黄景略先生考察关帝庙遗址。
2008年4月8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在京揭晓,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考古发掘项目新郑唐户遗址、荥阳关帝庙遗址和安阳固岸墓地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08年6月4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丹江口库区文物保护项目的批复》(国调办环移[2008]88号),批准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省丹江口库区文物保护项目27个。
2008年7月5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视察河南省南水北调出土文物陈列,之后到新郑胡庄考古发掘现场,考察了胡庄韩王陵的发掘情况。
2008年7月29日,国家文物局专家徐光冀、信立祥到河南省总干渠胡庄墓地、禹州雍梁故城遗址和丹江口库区淅川县马岭遗址、贾沟遗址等工地检查指导工作。
2008年11月26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国家文物局闫亚林处长等领导到河南省淅川县沟湾遗址考古工地检查工作。
2009年1—4月,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覆盖的11地市文物考古单位在供水线路范围内进行调查,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田野调查资料基础上,编制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供水配套工程河南省文物保护专题报告》。
2009年3月31日,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在京揭晓,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考古发掘项目荥阳娘娘寨遗址和新郑胡庄墓地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09年4月12日,中国著名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张忠培先生到我省丹江口库区沟湾遗址和马岭遗址考古发掘工地考察指导。
2009年4月22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考察了河南省南水北调出土文物陈列工作。
2009年6月,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宁远参观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出土文物陈列,并就下一步南水北调文物保护问题与河南省文物局领导进行了座谈。
2009年9月,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国家文物局召开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初步设计报告评审会,批准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地下文物保护项目89项,地面建筑2项。丹江口库区地下文物保护项目65项,地面文物13项。
2010年4月20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到河南省淅川县龙山岗工地考察指导。
2010年年底,总干渠河南段地下文物考古发掘工作全部结束。共完成144处地下文物点的考古发掘工作,完成考古发掘面积53万平方米,累计出土石器、陶器、铜器、玉器、铁器、金银器等各类文物6万余件(套)。
2011年11月30日,河南省发改委以《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供水配套工程文物保护初步设计报告》为依据,批复受水区实施考古发掘项目100处,考古发掘面积7.135万平方米,普探面积64万平方米。
2012年12月底,丹江口库区完成127处地下文物点的考古发掘工作,13处为新发现的文物点,完成考古发掘面积32.8万平方米,出土文物3.7万余件(套)。
2013年1月19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张野参观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出土文物展。
2013年5月河南省文物局成立了丹江口库区文物保护项目验收工作领导小组(豫文物办【2013】8号),负责丹江口库区文物保护项目的验收工作。
2013年6月,国务院调水办、国家文物局组织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蓄水前文物保护终验技术性初步验收专家组,对河南省丹江口库区文物保护工作进行了评审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文物保护工作达到了丹江口水库按期通水的要求,通过专家验收。
2014年11月,为迎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全面展示河南段文物保护取得的丰硕成果,河南省文物局在安阳博物馆举办《流过往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
2015年7月21日,《光明日报》两个专版介绍了河南省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工作成果。
2016年12月,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指挥部办公室、河南省文物局在郑州主持召开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河南省文物保护项目初验技术验收会。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河南省文物保护项目初验技术验收。
2016年12月底,受水区完成89处地下文物点的考古发掘工作,完成考古发掘面积72,650平方米,出土文物1万余件(套)。
2017年12月,安阳博物馆展览到期后,为持续扩大对南水北调文物保护成果的社会宣传,在郑州市博物馆举办了《长渠缀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继续宣传河南省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取得的丰硕成果。
2018年10月,南水北调工程设计管理中心在淅川县主持召开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移民总体验收——河南省文物保护项目技术性验收会。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移民总体验收——河南省文物保护项目技术性验收报告》。
2019年9月,河南省文物局在平顶山市主持召开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河南段文物保护项目技术性验收会,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河南段文物保护验收意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