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交流平台
医患交流平台
60多岁的王奶奶最近却做了一件“大事”。原来王奶奶苦于子宫脱垂的困扰,竟然试图自己挥刀剪断外露的子宫,所幸没有造成生命危险。
5年前,王奶奶发现自己外阴部有一个肿物,呈鲜红色,质地较软,走路或者干体力活时,肿物会变大,休息或者卧床时,肿物又会变小,有时甚至还能还纳到体内。因为只有行走时才感到不适,她也就没去看病。
一年前,掉出来的肿物变得有鸡蛋大,而到今年肿物已经有饭碗大小,并且已经还纳不回去了。女儿带王奶奶到家附近的医院看了十多次。医生诊断是子宫脱垂,但不适合手术,建议她回家后要静养,不宜到处行走。
2011年6月中旬,王奶奶做出了一件让所有人都傻眼的事,挥刀为自己“动手术”。那一天,在村里的小河边,她试图用一把剪刀剪断掉出来的子宫,但没有成功,只剪破了一个大洞,流了很多血。直到一周后,家人才发现她的异常,把她送到医院。
在医院,王奶奶再次被诊断为子宫脱垂。不过,和以往不同的是,她的阴道中不断有黄黄的液体流出,一股浓浓的尿臊味弥漫在病房中。医生详细检查后发现,那荒唐的一刀不但剪破了她的子宫,还把紧挨着的膀胱也剪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样一来尿液“改道”,并不受控制地从阴道流出。
9月2日,医生为王奶奶实施了膀胱阴道瘘修补术和子宫悬吊术。目前,经过治疗,王奶奶即将康复出院。
小郭医生感叹道,子宫脱垂只是常见的妇科病,如果早日治疗,一定能恢复得很好,王奶奶这样太痛苦了。其实,子宫脱垂的确不难治,只要在治疗后精心护理,一般都能恢复健康。
☆一句话忠告
生产是女性的一次重大改变,虽然妊娠只是正常的生理过程,坐月子已经不用像从前一般死规矩,但是仍要认真对待。就像子宫脱垂,很多都是女性在生产后没有好好休息而引起的。
根据女性一生的生理特点,可按年龄划分为几个阶段,但并无截然界限,可因遗传、环境、营养、等条件影响而有个体差异。
新生儿期
出生后4周内称新生儿期。女性胎儿在母体内受到胎盘及母体性腺所产生的女性激素影响,出生的新生儿常见外阴较丰满,乳房略隆起或少许泌乳,出生后脱离胎盘循环,随着女性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可出现少量阴道流血。这些生理变化短期内均自然消退。
儿童期
从出生4周到12岁称儿童期。在10岁之前,儿童体格持续增长和发育,但生殖器仍为幼稚型,阴道狭长,上皮薄、无皱襞,细胞内缺乏糖原,阴道酸度低,抗感染力弱,容易发生炎症;子宫小,宫颈较长,约占子宫全长的2/3,子宫肌层亦很薄;输卵管弯曲且很细;卵巢长而窄,卵泡虽能大量生长,但仅低度发育即萎缩、退化。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均位于腹腔内,接近骨盆入口。在儿童后期,约10岁起,卵巢内的卵泡受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影响有一定发育并分泌性激素,但仍达不到成熟阶段。卵巢形态逐步变为扁卵圆形。女性特征开始呈现,皮下脂肪在胸、髋、肩部及耻骨前面堆积;子宫、输卵管及卵巢逐渐向骨盆腔内下降,乳房开始发育。
青春期
从月经初潮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的时期称青春期。此时期身高迅速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