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孔处女膜,腹痛的根源
无孔处女膜,腹痛的根源
处女膜闭锁又称无孔处女膜,临床上较常见,系尿生殖窦上皮未能贯穿前庭部所致。处女膜闭锁的女性其内生殖器大多发育完全正常,在进入青春发育期后,子宫仍然每月有一次月经产生。由于阴道口被处女膜封锁,经血便不能流出。于是月经经过长年累月地积累,便将阴道子宫填塞得满满的,甚至可以通过输卵管倒灌入腹腔,输卵管黏膜被经血挤压破坏,上皮细胞纤毛消失,失去输送精子、卵子和受精卵的功能,从而不能怀孕,经血倒流入腹腔可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和腹腔粘连,引起剧烈腹痛。
处女膜闭锁在青春期初潮前可无任何症状。初潮后由于处女膜闭锁而致经血无法排出。最初经血积存在阴道内,多次月经来潮后,经血逐渐积聚,引起临床症状。
处女膜闭锁的女婴在新生儿期多无临床表现。偶有幼女因大量黏液积聚在阴道内,导致处女膜向外凸出而被发现。
绝大多数处女膜闭锁患者临床上的表现为青春期后出现逐渐加剧的周期性下腹痛,但无月经来潮。严重者伴有便秘、肛门坠胀、尿频或尿潴留等症状。检查时见处女膜向外膨隆,表面呈紫蓝色,无阴道开口。
老医生的悄悄话
处女膜
处女膜是掩盖在女子阴道外口的一层中心有孔的薄膜,其位置位于阴道和阴道前庭的分界处。薄膜的正反两面都呈粉红色,表面湿润。少女时期的处女膜较小而厚,随着女子身体的发育成熟,处女膜会逐渐变得大而薄,并有相当的韧性。成年女子的处女膜厚1~2毫米,其间含有结缔组织、微血管和神经末梢。在处女膜的中央,有一直径为1~1.5厘米的小孔,医学上称之为“处女膜孔”,月经就是通过这一小孔排出体外的。
处女膜的作用
关于处女膜的作用,有以下两种说法:
(1)保护女性生殖系统:
处女膜对女性生殖系统乃至身体起着保护作用。它是一个保护自己,防止病邪入侵的屏障。处女膜守卫在阴道口,可以防止尿液流入阴道。上古女子是没有衣裙的,她们至多在下身围一块兽皮,敞开的下身容易引起细菌的入侵。而少女的阴道壁比较薄,卵巢发育尚未充分,全靠处女膜这道屏障,保护内生殖系统,从而女性的生育能力。在16~18岁以前,女性的身体没有发育完全,处女膜也就十分肥厚,这是一种避免过早过性生活的警戒装置。对女性来说,过早过性生活,容易因宫颈口反复感染而导致宫颈癌。而且,过早开始性生活,对优生优育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处女膜恰恰起到了这样一种预防的作用。据医学家调查,处女膜被刺破时,约2/3以上会感到疼痛,并伴之出血。结婚越早,这种现象越明显。
(2)用以选择男性中的强者
处女膜的主要功能在于选择男性中的强者,促使优良的精子进入体内受精。
在原始社会时期,两性结合的随意性很大。处女膜的存在可以防止老年男性和性功能低下者对少女的占有。性能力和体力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处女膜的存在成了一道检验性能力的关卡。破关者是强壮者的专利,可以留下后代的基因,不能进入者往往是弱者,他们较少或没有繁育后代的机会。这种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靠处女膜的检验来实现。
这两种理论似乎都有一定道理。可是迄今为止,人类学上还没有多少有力的证据证明这些理论,尤其是后者。或者大自然本身在进化过程中还没有彻底淘汰这一没有多大意义的小薄膜。因此,有关处女膜的真正的作用之谜,也许还要继续探求和争论下去。
老医生的悄悄话
妇科双合诊的目的
妇科双合诊,是盆腔检查中最重要的一项检查。目的在于,检查阴道、宫颈、宫体、输卵管、卵巢及宫旁结缔组织以及骨盆腔有无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