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梅毒侵蚀身体
小心梅毒侵蚀身体
梅毒根据传染途径不同可分为后天(获得性)梅毒和先天梅毒(母婴传播)。依据感染的时间两年为界,分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
老医生的悄悄话
梅毒的发病情况
梅毒在全世界流行,据WHO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200万新发病例,主要集中在南亚、东南亚和次撒哈拉非洲。
什么是梅毒病原体
梅毒的病原体——苍白螺旋体,又称梅毒螺旋体,为一种细小的螺旋状、厌氧微生物。梅毒螺旋体离开人体后不易生存,加热100℃立即死亡,干燥、阳光、肥皂等普通消毒剂也容易将其杀死,但其耐寒能力强,0℃可存活48小时,-78℃可存活数年仍有传染性。
一期梅毒
其典型临床特征是硬下疳和梅毒横痃。
硬下疳发生通常出现在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2~4周时。男性发生在阴茎、龟头、冠状沟、包皮、尿道口;女性则多见于大小阴唇、阴蒂、宫颈;肛门、肛管等。也可见于唇、舌、乳房等处。大多数病人硬下疳是单发的、无痛无痒、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的溃疡,高出皮面,疮面清洁。如果有感染硬下疳的表面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内含有大量梅毒螺旋体。硬下疳触之有软骨样硬度,4~6周可自愈。
梅毒横痃出现于硬下疳后1~2周,部分病人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变硬,一般无疼痛,不破溃,多为单侧发生,可持续数月。
老医生的悄悄话
梅毒的传染途经
梅毒是人类独有的疾病。显性和隐性梅毒患者是传染源,感染梅毒的人的皮损分泌物、血液中含大量梅毒螺旋体。感染后的头两年最具传染性,两年后基本不通过性传播。但是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并在感染后两年依然有传染给胎儿的危险。如通过接吻、哺乳和被患者分泌物污染的衣裤、被褥等日常用品造成传播。
二期梅毒
是由于一期梅毒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梅毒螺旋体随血液循环播散,引发全身多部位损害和多样病灶。
皮肤损害:主要表现为梅毒疹、扁平湿疣、虫咬状斑块脱发、甲沟炎、甲床炎、扁桃体红肿、表皮溃烂等。梅毒疹,疹形式多样,发作部位广泛,皮损处呈铜红色或褐红色,内有大量梅毒螺旋体,传染性强。扁平湿疣多见于肛门、外阴处。表面有糜烂和渗出液,有强传染性,多数人会感到灼热和瘙痒。
骨关节损害:梅毒侵袭骨组织会引起骨膜炎、骨炎、骨髓炎及关节炎,伴疼痛。
眼部损害:梅毒性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视网膜炎等,常为双侧。
神经损害:多无明显症状,脑脊液异常,脑脊液RPR阳性,可有脑膜炎症状。
三期梅毒
又称晚期梅毒,40%的病人发生在感染两年后。
皮肤黏膜损害:主要有结节性梅毒疹和树胶肿。前者好发于头皮、肩胛、背部及四肢的伸侧,质地有浸润,呈铜红色,可自行吸收,也可破溃形成溃疡。树胶样肿是晚期梅毒的典型表现,常发生在小腿部,初期为皮下结节,逐渐增大并与皮肤粘连,中心可软化破溃,有黏稠树胶状分泌物渗出。
黏膜损害:主要发生于口腔、鼻腔和舌部,表现为结节性树胶肿,可造成上颚或鼻中隔穿孔、马鞍鼻及树胶肿舌炎。
骨损害:以骨膜炎为多见。
内脏损害:以心血管梅毒最为常见,多发生在感染后10~30年,有主动脉炎、主动脉关闭不全、主动脉瘤、冠状动脉狭窄多见。
老医生的悄悄话
二期梅毒的症状
二期梅毒先会引起全身不适、头痛、发热等流感综合症状,同时还可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随之出现皮肤黏膜损害,也会累及骨、内脏、眼和神经系统。
神经损害:多在感染后3~20年发病,可发生梅毒性脑膜炎、脑血管梅毒、脑膜树胶样肿、麻痹性痴呆等。
先天梅毒又称胎传梅毒
先天梅毒系母体的梅毒螺旋体经血流透过胎盘及脐静脉而进入胎儿体内引起胎儿的各种病变。特点是不发生硬下疳,早期病变较后天梅毒重,但心血管很少受到累及,骨骼和感官系统如眼鼻耳容易受到损害。
早期先天梅毒:一般在生后两岁以内发病。表现为皮肤松弛苍白,有皱纹如老人貌,体重增长缓慢,哭声低弱嘶哑,常伴低热、贫血、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及脱发等。皮肤黏膜损害为最常见,如斑丘疹、丘疹、水疱或大疱、脓疱等,好发手掌、足底及会阴部。早期还可能会出现梅毒性鼻炎,可因流涕、鼻塞致哺乳困难。喉炎造成声音嘶哑。还可发生骨软、骨炎、骨膜炎、甲沟炎及甲床炎等。
晚期先天梅毒:多在生后两岁以上发病。表现为对皮肤、黏膜、骨骼及内脏等的损害。眼部病变最多,占80%左右,主要为角膜炎、神经性耳聋、肝脾肿大、关节积液、胫骨骨膜炎、指炎、鼻黏膜及上腭树胶肿等。
老医生的悄悄话
三期梅毒
三期梅毒传染性弱,有的甚至无传染性,但对机体组织的破坏增大,除了皮肤、黏膜、骨的损害外,还可累计心血管和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