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肿块,摧毁健康和美丽
小肿块,摧毁健康和美丽
乳腺癌的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乳腺疼痛、乳头溢液、乳头改变、皮肤改变、腋窝淋巴结肿大。
老医生的悄悄话
乳腺癌的发病情况
乳腺癌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女性发病率较高。仅1%~2%的乳腺癌患者是男性。
乳腺肿块
乳腺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症状,约90%的患者是以该症状前来就诊的。
肿瘤外上多见:乳腺以乳头为中心,做个十字交叉,可将乳腺分为内上、外上、内下、外下及中央(乳晕部)5个区。而乳腺癌以外上多见,其次是内上。内下、外下较少见。
单发肿块为多见:乳腺癌以单侧乳腺的单发肿块为多见,单侧多发肿块及原发双侧乳腺癌临床上并不多见。但随着肿瘤防治水平的提高,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一侧乳腺癌术后,对侧乳腺发生第二次原发癌肿的机会将增多。
较小的肿块:早期乳腺癌的肿块一般较小,有时与小叶增生或一些良性病变不易区分。但即使很小的肿块有时也会累及乳腺悬韧带,而引起局部皮肤的凹陷或乳头回缩等症状,较易早期发现
边界不清:乳腺癌绝大多数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有的可呈扁平状,表面不光滑,有结节感。但需注意的是,肿块越小,上述症状越不明显,而且少数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可因浸润较轻,呈膨胀性生长,表现为光滑、活动、边界清楚,与良性肿瘤不易区别。
质地较硬:乳腺癌肿块质地较硬,但富于细胞的髓样癌可稍软,个别也可呈囊性,如囊性乳头状癌。少数肿块周围,有较多脂肪组织包裹,触诊时有柔韧感。
老医生的悄悄话
如何做到早发现乳腺癌
◇乳腺局部不适: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有时会感到一侧乳房轻度疼痛不适,或一侧肩背部发沉、酸胀不适,甚至牵及该侧的上臂。
◇早期乳房内可触及蚕豆大小的肿块,较硬,可活动。一般无明显疼痛。
◇乳腺肿块处皮肤隆起,水肿、变色。
◇乳房皮肤有轻度的凹陷,乳头糜烂、乳头不对称,或乳房皮肤有增厚变粗、毛孔增大现象。
◇乳头溢液呈血性、浆液血性时应特别注意。
◇腋窝淋巴结肿大。
活动度小:肿块较小时,活动度较大,但这种活动是肿块与其周围组织一起活动。若肿瘤侵犯胸大肌筋膜,则活动度减弱;肿瘤进一步累及胸大肌,则活动消失。双手叉腰挺胸使胸肌收缩,可见两侧乳腺明显不对称。晚期乳腺癌可侵及胸壁,肿块完全固定,肿瘤周围淋巴结受侵,皮肤水肿可以呈橘皮状,称“橘皮症”,肿瘤周围皮下出现结节称“卫星结节”。
乳腺疼痛
乳腺疼痛虽可见于多种乳腺疾病,但疼痛并不是乳腺肿瘤的常见症状,无论良性或恶性乳腺肿瘤通常总是无痛的。当然,肿瘤伴有炎症时可以有胀痛或压痛。晚期肿瘤若侵及神经或腋淋巴结肿大压迫或侵犯臂丛神经时可有肩部胀痛。
皮肤改变
乳腺肿瘤引起皮肤的改变与肿瘤的部位、深浅和侵犯程度有关,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
皮肤粘连:当肿瘤侵及乳房韧带时,可使韧带收缩,变短,牵拉皮肤形成凹陷,状如酒窝,故称“酒窝症”。当肿瘤较小时,不易察觉。此时想要发现,可以用以下办法:轻托患乳,左右移动乳房时可发现肿瘤表面皮肤有轻微牵拉、凹陷等现象。
皮肤浅表静脉曲张:肿瘤体积较大或生长较快时,可使其表面皮肤变薄,浅表静脉因此曲张。
皮肤发红:炎性乳腺癌,乳腺皮肤可有红肿、增厚、皮肤温度升高等。
老医生的悄悄话
母乳喂养可减少乳腺癌的发生
一项研究表明,哺乳的母亲可以得到一个新的福利,就是得乳腺癌的机会会下降约30%。只要母亲曾经哺乳,不管哺乳多久或是时间多长,都能够达到降低发生乳腺癌的机会,虽然原因不明,但是初步统计结果发现哺乳的母亲真的比较不容易得乳腺癌。
皮肤水肿:由于癌肿堵塞,使得乳腺淋巴管回流受到阻碍,淋巴管内淋巴液积聚,导致皮肤变厚,毛囊口扩大、深陷而显示“橘皮样改变”。晚期乳腺癌还可直接侵犯皮肤引起溃疡。癌细胞若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可在周围皮肤形成散在的硬质结节,即“皮肤卫星结节”。
腋窝淋巴结肿大
乳腺癌逐步发展,可侵及淋巴管。其中,最常见的淋巴转移部位是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结可使同侧上肢水肿,肩部酸痛。
乳腺癌除了可向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还可通过前胸壁和淋巴网的相互交通,向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此外,晚期乳腺癌尚可有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甚至对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