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月月来,月月痛
月经,月月来,月月痛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多,病情复杂,反复性大,治疗棘手,尤其是未婚女青年及月经初期少女更为普遍。经期下腹痛是原发性痛经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经期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发生下腹部胀痛、冷痛、灼痛、刺痛、隐痛、坠痛、绞痛、痉挛性疼痛、撕裂性疼痛,疼痛蔓延至骶腰背部,甚至涉及大腿及足部。疼痛时月经来潮或仅见少量经血,行经第一日疼痛最剧烈,持续2~3日后,待月经通畅,疼痛会缓解。常伴有全身症状,如乳房胀痛、肛门坠胀、胸闷烦躁、悲伤易怒、心惊失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痛腹泻、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冷汗淋漓、虚脱昏厥等症状。其发病之高、范围之广、周期之近、痛苦之大,严重影响了广大女性的工作和学习,降低了生活的质量。
老医生的悄悄话
痛经类型
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后者指由于盆腔病变如子宫异位症、盆腔炎或子宫颈狭窄等引起的痛经。
经前期综合征(PMS)
经前期综合征以往曾被命名为“经前紧张症”、“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近年认为本病症状波及范围广泛,除精神神经症状外还涉及几个互不相连的器官、系统,包括多种多样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症状,故总称为“经前期综合征(PMS)”。
痛经的主要症状有以下几点
精神症状:包括情绪、认识及行为方面的改变。最初感到全身乏力、易疲劳、困倦、嗜睡。情绪变化有两种截然不同类型:一种是精神紧张、身心不安、烦躁、遇事挑剔、易怒,微细琐事就可引起感情冲动,乃至争吵、哭闹,不能自制;另一种则变得没精打采、抑郁不乐、焦虑、忧伤、情绪淡漠、爱孤居独处,不愿与人交往和参加社交活动,注意力不能集中,判断力减弱,甚至偏执妄想,产生自杀意识。
液体潴留症状:(1)手足、眼睑水肿:有腹部胀满感,可伴有恶心、呕吐等肠胃功能障碍,偶有肠痉挛。经期可出现腹泻、尿频。(2)经前头痛:多伴有眼花(视野内出现闪光暗点)等视力障碍及恶心、呕吐。可根据头痛部位、症状的严重程度及伴随症状,进行鉴别。(3)乳房胀痛:经前常有乳房饱满、肿胀及疼痛感,以乳房外侧边缘及乳头部位为重。严重者疼痛可放射至腋窝及肩部,可影响睡眠。经期后完全消失,下一周期又重新出现,但症状及体征的严重程度并不固定不变,一般在2~3年内虽不经治疗也可自行痊愈。
其他症状:(1)食欲改变:食欲增加,多数有对甜食的渴求或对一些有盐味的特殊食物的嗜好,有的则厌恶某些特定食物或厌食。(2)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症状:由于血管舒缩运动不稳定出现潮热、出汗、头昏、眩晕及心悸。(3)油性皮肤、痤疮、性欲改变。
老医生的悄悄话
痛经的持续时间
典型症状常在经前一周开始,逐渐加重,至月经前最后2~3天最为严重,经后突然消失。有些病人症状消退时间较长,渐渐减轻,一直延续到月经开始后的3~4天才完全消失。另有一种不常见的类型,即双相型,有两个不相联结的严重症状阶段,在排卵期前后,然后经一段无症状期,于月经前一周再出现典型症状,以往称之为经间期紧张,由于其临床症状及发病机理与本病一致,实际为PMS的特殊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