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帝立嗣问题考辨

第四章 晋武帝立嗣问题考辨

论及“八王之乱”,人们往往归咎于晋武帝立嗣不当。[1]的确,晋武帝死后,惠帝司马衷智力低下,无力主宰朝政,西晋皇朝首先由外戚擅权,继之以诸王相争,终至“永嘉之乱”,“生灵版荡,社稷丘墟”,[2]武帝立嗣不当至少是原因之一。

令人困惑的是,晋武帝当初为什么要立一个“白痴”为太子呢?其实,早有人怀疑惠帝并非真正的白痴,如胡三省说“孰谓帝为戆愚哉”,[3]吕思勉认为惠帝的有些话“绝不类痴騃人语”。[4]刘驰先生通过细致的研究,认为在精神病学所划分的白痴(Idiocy)、痴愚(Imbecile)、愚鲁(Moron)三类智力缺陷者中,惠帝只能归入愚鲁一类。[5]据此,我们是不是可以推测,晋武帝立司马衷为太子时,可能并不清楚他的智力状况。如果是这样,所谓立“白痴”为太子就合乎情理了。

但问题不止于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晋武帝后来终于明白太子智力低下,不堪承奉皇统,却并没有废黜他。如果说“不知者不为罪”,但在知道的情况下却不废黜,则令人难以理解。刘驰先生列举了许多因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惠帝的智力较接近于正常人,“武帝相信惠帝在大臣的辅弼下,能保住他所创下的基业”。[6]私见以为,对这个问题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