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的“五马”与谯王

第六章 东晋的“五马”与谯王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门阀势力的膨胀,最高统治者往往通过重用宗室来取得权力的平衡。因此,学界在关注这一时期门阀势力发展、演变的同时,也很重视宗王问题的研究。就东晋一朝而言,田余庆对王、庾、桓、谢等几大门阀的兴衰作了深入探讨,并分析了宗王与当权门阀的关系;[1]陈长琦对东晋宗王的政治活动作了概括性说明;[2]张国安考证了晋明帝死前庾亮排抑宗室的细节;[3]张金龙对包括宗室在内的东晋禁卫武官作了统计,分析了禁卫军权与东晋政治的关系;[4]张兴成从制度上分析了东晋宗王的地位,指出东晋时宗室管理机构或并或省,其官员人选转轻,[5]宗室死后赠官的官品整体上低于西晋,[6]大部分时间内宗室官员佐官、属吏制度的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状态,[7]还探讨了晋宋之际宗室势力增强的状况及其政治影响;[8]王连儒认为东晋宗室尽可能避免以琅邪王之身份入篡帝位,是为了减少琅琊王氏借地缘政治之便利对朝廷政治实施干预,[9]等等。

这些研究深化了我们对东晋宗王政治处境的认识,但对有些问题还未论及,对有些问题则可作进一步探讨,如东晋宗王之来历、东晋宗王势力消长与门阀势力兴衰之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