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王出镇与刘宋政局

第十章 宗王出镇与刘宋政局

宗王出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宗室诸王出任方镇都督的制度。这一制度萌芽于曹魏后期,当时掌权的司马氏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开始任命家族成员出镇地方。西晋建立后,这一措施延续下来。但在“八王之乱”中,方镇势力反而成为宗王相争的条件。东晋门阀强盛,重要方镇基本上被门阀控制,宗王很少出镇。东晋末年,刘裕掌握政权,再次大量任命家族成员出镇,至刘宋又形成宗王出镇的局面。关于宗王出镇及相关问题,学界对西晋探讨较多,而对其他时期则关注较少。涉及刘宋,严耕望梳理了当时的主要都督区,[1]陈勇指出宋文帝由藩王登位后铲除权臣的兵力来自台坊访募,[2]薛军力分析了刘宋初期分割强藩的原因及具体情况,[3]唐春生考察了宗王出镇与南朝文化的关系。[4]至于刘宋宗王出镇形势的演变及其影响,仍有探讨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