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晋文齐姜
齐姜,齐桓公之宗女(1)、晋文公之夫人也。
初,文公父献公纳骊姬(2),谮(3)杀太子申生。文公号(4)公子重耳,与舅犯(5)奔狄(6),适(7)齐。齐桓公以宗女妻之,遇之甚善,有马二十乘(8)。将死于齐(9),曰:“人生,安乐而已,谁知其它(10)!”
子犯知文公之安齐也,欲行而患之(11)。与从者(12)谋于桑下(13),蚕妾(14)在焉(15)。妾(16)告姜氏,姜杀之而言于公子曰:“从者将以子行,闻者(17),吾已除之矣。公子必从,不可以贰(18),贰无成命(19)。自子(20)去晋(21),晋无宁岁(22)。天未亡晋(23),有晋国者,非子而谁?子其(24)勉之。上帝临子(25),贰必有咎(26)。”
公子曰:“吾不动(27),必死于此矣。”
姜曰:“不可。周《诗》曰:‘莘莘(28)征夫(29),每怀靡及(30)。’夙夜(31)征行,犹恐无及。况欲怀安,将何及矣。人不求及,其(32)能及乎?乱不长世,公子必有晋。”
公子不听。姜与舅犯谋,醉载之(33)以行。酒醒,公子以戈逐舅犯,曰:“若事有济(34),则可;无所济,吾食舅氏之肉,岂有餍(35)哉!”
遂行,过曹、宋、郑、楚而入秦,秦穆公乃以兵内之于晋(36)。晋人杀怀公(37)而立公子重耳,是为文公。迎齐姜以为夫人,遂霸(38)天下,为诸侯盟主。
【注释】
(1)宗女:同宗的女儿,族女。
(2)纳骊姬:以骊姬为妃子。骊姬:西方少数民族骊戎国国君的女儿。晋献公灭骊戎后,纳骊姬为妃子。骊姬想使自己的儿子继王位,于是,害死了太子申生,危及重耳。
(3)谮(zèn):说坏话诬陷别人。
(4)号:称呼。
(5)舅犯:即子犯,因是重耳的舅父,故也称舅犯。
(6)狄(dì):晋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姓隗(weǐ)。
(7)适:前往,逃往。
(8)二十乘:二十辆四匹马拉的车。
(9)将死于齐:打算老死在齐国。
(10)其它:指安乐以外的东西。
(11)患之:担忧重耳不想离开齐国。
(12)从者:跟随重耳出逃的人。
(13)桑下:桑树林中。
(14)蚕妾:给姜氏养蚕的一位女奴。
(15)焉:代桑林中。
(16)妾:指蚕妾。
(17)闻者:把听到的话告诉我的人。
(18)不可以贰:不能因为我而三心二意。不能因为我而不想回去。贰:不专一。
(19)贰无成命:如果志向不专就不能成就既定的大事。
(20)子:您,对男子的敬称。
(21)去晋:离开晋国。
(22)晋无宁岁:晋国没有安宁的时候。岁:年,日子。
(23)天未亡晋:老天并不想使晋国灭亡。
(24)其:还是,可要。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25)上帝临子:老天爷在上面保佑着您。
(26)咎:灾难。
(27)不动:不改变既定的“死于齐”的主意。
(28)莘莘(shēnshēn):众多的样子。《诗经》本作“駪駪”(见《诗经·小雅·皇皇者华》)。
(29)征夫:旅行在外的人。
(30)每怀靡及:常常牢记着自己要办的事,唯恐来不及把事情办好。
(31)夙夜:起得早睡得晚。
(32)其:难道,怎能。
(33)醉载之:把重耳灌醉弄到车上。
(34)有济:有帮助,有好处,能成功。
(35)岂有餍哉:哪能吃个够?是说即使吃了子犯的肉还不能出完怨恨之气。餍:饱食。
(36)以兵内之于晋:用军队护送重耳回到晋国。内:通“纳”。
(37)怀公:晋怀公,即晋惠公儿子子圉。
(38)霸:称霸,做了诸侯国的领袖。
【译文】
齐姜是齐桓公同族的女儿、晋文公的夫人。
当初,晋文公的父亲晋献公娶骊姬做妃子之后,骊姬想使自己的儿子奚齐将来继承王位,就在献公跟前大肆毁谤太子申生,致使申生被杀害。文公当时人称公子重耳,骊姬接着又想害死重耳,重耳就和舅父子犯等人逃亡到狄国,又逃到齐国。齐桓公把本族的女子姜氏嫁给他,待他很好,配给他二十辆四匹马拉的大车。重耳就打算老死在齐国,不想回国了,并且说:“人的一生就是享乐而已,谁还去管别的什么!”
子犯心里明白重耳只想在齐国享受安乐,想劝他离开齐国,但又担忧劝不醒他,于是就和一块跟随重耳逃亡的几个人在桑林中商议此事。不料,给姜氏养蚕的一位女奴当时正在桑林中采摘桑叶,她就把听到的话告诉了重耳的妻子姜氏。姜氏把告密的女奴杀了,向重耳说:“跟随你的人想跟你一块儿回去。把这个消息告诉我的人,我已经把她杀了。你一定要听他们的,不能因为我而三心二意,三心二意就不能成就既定的大事。自从你离开了晋国,晋国没有一天安宁过。老天并不想让晋国灭亡,能使晋国不灭亡的,除了你还有谁呢?你可要努力啊!老天在上面保佑着你,再犹豫就会有灾难。”
重耳说:“我决不改变主意,一定要守着你,老死在这里。”
姜氏说:“不能这样做。《诗经》上说‘那些旅行在外的人,常常牢记着要办的事,还唯恐来不及把事情办好。’你就是早起程、晚休息、急急忙忙地赶路,仍然担心来不及。何况心怀享乐,贪图安逸,那怎能来得及呢?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事业不去努力追求,那怎么能完成它呢?晋国的混乱不会长久,你一定会做晋国的国君的。”
重耳还是不听。姜氏就和子犯商量,把重耳灌醉弄到车上离开了齐国。重耳酒醒之后,气得用兵器追杀子犯,并且说:“如果这样做对取得晋国政权有好处,那就算了;如果没有什么好处,事情办不成功,我就是把舅父你杀死吃了,也不会解恨的!”
接着便继续前行,先后经过曹国、宋国、郑国、楚国,最后到了秦国。秦穆公派军队护送重耳回到晋国。晋国人杀了晋怀公而拥立重耳为晋国国君,这就是常说的晋文公。文公把姜氏接到晋国立为夫人,不久就做了天下的霸主,成为诸侯的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