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晋范氏母
晋范氏母者,范献子(1)之妻也。
其三子游于赵氏。赵简子(2)乘马园中,园中多株(3)。问三子曰:“柰何?(4)”长者曰:“明君不问不为,乱君不问而为。”中者曰:“爱马足则无(5)爱民力,爱民力则无爱马足。”少者曰:“可以三德使民(6)。设令(7)伐株于山,将有马为也。已而,开囿(8)示之株。夫山远而囿近,是民一悦矣;去(9)险阻之山而伐平地之株,民二悦矣;既毕(10)而贱卖,民三悦矣。”简子从之,民果三悦。
少子伐其(11)谋,归以告母。母喟然(12)叹曰:“终灭范氏者,必是子也。夫伐功施劳(13),鲜(14)能布仁,乘讹行诈,莫能久长。”其后,智伯(15)灭范氏。
【注释】
(1)范献子:即士鞅,又称范鞅,晋国大夫。
(2)赵简子:赵鞅,春秋末年晋国的卿。他不断与范氏、中行氏相争,奠定了建立赵国的基础。
(3)株:树木砍伐后余下的木桩。
(4)柰何:奈何,怎么办。柰:通“奈”。
(5)无:通“毋”,不要。
(6)可以三德使民:可以用使百姓得三利的办法而使用民力。德:使民感德。
(7)设令:如果让人下道假命令。
(8)开囿:开园。囿:畜养禽兽的园地。
(9)去:原文是“夫”,不通,按王安人之说,改为“去”。
(10)既毕:砍伐之后。
(11)伐:夸耀。
(12)喟然:叹息。
(13)伐功施劳:夸耀功劳。伐、施:夸耀。(14)鲜:很少。
(5)智伯:智宣子之子智襄子,名瑶。
【译文】
晋范氏母,即晋国范献子的妻子。
她的三个儿子,一同到赵氏家族去闲游。赵简子骑着马在园中,园里有很多树桩。赵简子问道:“怎么办?”老大说:“英明的国君遇到事情不问个明白就先不去做,昏庸的国君却连一声也不问就糊里糊涂去做。”老二说:“爱惜马足,就不要爱惜民力;爱惜民力,就不要爱惜马足。”老三说:“可以用使百姓同时得到三利的办法而使用民力,老百姓就不怨恨了。如果让人传个假命令要百姓上山伐树桩,一会儿,马就可以在园中跑了。下令之后,打开园门让百姓看看那些树桩。上山打柴远,而在园中伐树桩近,这一点百姓自然高兴;离开险阻的山而在平地上砍伐树桩,这是百姓高兴的第二点;砍伐完了,以低价卖给百姓,这是百姓高兴的第三点。”赵简子同意按老三的话去做。百姓果然对既近又安全又便宜这三点很高兴。
老三夸耀自己的谋略,回家得意地告诉了母亲。母亲叹息说:“最后使范氏家族灭亡的,一定是你!夸耀功劳的人,很少能以仁爱之心待人。乘机欺骗百姓的人,没有能够长久的。”后来,智伯就把范氏家族灭亡了。果然应验了范献子妻子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