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卫灵夫人

二十二、卫灵夫人

卫灵夫人,卫灵公之夫人也。

灵公与夫人夜坐,闻车声辚辚,至阙(1)而止,过阙复有声。公问夫人曰:“知此谓谁?”夫人曰:“此必蘧伯玉(2)也。”公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妾闻《礼》‘下公门,式路马’(3),所以广敬也。夫忠臣与孝子,不为昭昭信节,不为冥冥堕行(4)。蘧伯玉,卫之贤大夫也。仁而有智,敬于事上。此其人必不以闇昧废礼。是以(5)知之。”

公使视之,果伯玉也。公反(6)之,以戏夫人曰:“非也。”夫人酌觞(7),再拜,贺公。公曰:“子(8)何以贺寡人?”夫人曰:“始,妾独以卫为有蘧伯玉尔,今卫复有与之齐者(9)。是君有二贤臣也。国多贤臣,国之福也。妾是以贺。”公惊曰:“善哉!”遂语夫人其实焉。

【注释】

(1)阙:皇宫前两边的楼台,中间有道路。

(2)蘧(qú)伯玉:春秋时卫国的贤大夫,名瑗。

(3)下公门,式路马:语出《礼记·曲礼》。意思是驾车从君主门前经过,要在车上扶轼致敬。公门:君主之门。式:通“轼”,扶着轼敬礼。路马:车马,马驾驶的车。

(4)不为昭昭信节,不为冥冥堕行:不因为人能看见而伸张礼节,不因为人不知道而废弃操持。昭昭:明亮。信:通“伸”。冥冥:昏暗。堕:改变,废弃。

(5)是以:因此。

(6)反:通“返”。

(7)酌觞:斟酒。

(8)子:对对方的敬称。

(9)与之齐者:和蘧伯玉一样的人。

【译文】

卫灵夫人,即卫灵公的夫人。

灵公与夫人在夜里坐着闲聊,听见外边车声辚辚,走到王宫前面,听不见车子的响声了,过了王宫,车声又响了起来。灵公问夫人:“你知道外边车上的人是谁?”夫人回答说:“这个人一定是蘧伯玉。”灵公又问:“凭什么知道是蘧伯玉呢?”夫人说:“我记得《礼记》上说‘驾车从君主门前经过,要在车上扶轼致敬。’之所以这样规定,是为了传播敬上的教化。大凡忠臣和孝子,不因为人能看见而伸张礼节,不因为人不知道就动摇操持。蘧伯玉是卫国最有修养的大夫,爱民又多智,毕恭毕敬地辅佐着国君。这种人绝不会因在晚上行车人们看不见就抛弃礼节。所以我说这个人一定是蘧伯玉。”

灵公让人去看了一下,果然是蘧伯玉。灵公返回王宫。对夫人开玩笑说:“不是蘧伯玉。”夫人急忙斟酒举杯,一连行了两个礼,向灵公表示庆贺。灵公问:“你为什么要庆贺我呢?”夫人说:“当初,我只以为卫国仅有一个蘧伯玉罢了。现在又有一个和蘧伯玉一样的人。这样国君就有了两个贤臣了。国家贤臣增多了,这是国家的福分呀。所以我向国君表示庆贺。”灵公惊喜地说:“你说得真好呀!”于是就把真实情况告诉了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