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楚庄樊姬

十、楚庄樊姬

樊姬,楚庄王(1)之夫人也。

庄王即位,好狩猎(2)。樊姬谏,不止;乃不食禽兽之肉,王改过,勤于政事。

王尝听朝(3),罢晏(4),姬下殿迎曰:“何罢宴也?得无(5)饥倦乎?”王曰:“与贤者语,不知饥倦也。”姬曰:“王之所谓贤者何也?”曰:“虞丘子(6)也。”姬掩口而笑。王曰:“姬之所笑何也?”曰:“虞丘子贤则贤矣,未忠也。”王曰:“何谓也?”对曰:“妾执巾栉(7)十一年,遣人之郑、卫求美人进于王,今贤于妾者二人,同列者七人。妾岂不欲擅(8)王之爱宠哉?妾闻,‘堂上兼女(9)所以观人能也。’妾不能以私蔽公,欲王多见知人能也。今虞丘子相楚十余年,所荐(10)非子弟则族昆弟(11),未闻进贤退不肖(12),是蔽君而塞贤路。知贤不进是不忠,不知其贤是不智也。妾之所笑不亦可乎?”王悦。

明日,王以姬言告虞丘子,丘子避席不知所对。于是避舍(13),使人迎孙叔敖(14)而进之,王以为令尹(15),治楚三年,而庄王以霸(16)。楚史书曰:庄王之霸,樊姬之力也。

【注释】

(1)楚庄王:即芈(mǐ)旅,春秋时楚国国君。公元前613-前591年在位。

(2)狩猎:打猎。

(3)听朝:帝王主持朝会而听政。

(4)罢晏:散朝晚了。

(5)得无:难道。

(6)虞丘子:人名,楚国国相。

(7)妾执巾栉:我做你的妻子。妾:妇女自己的谦称。巾栉:毛巾和梳子,泛指洗沐用具,古时以“执巾栉”为做妻子的谦词。

(8)擅:专,独占。

(9)兼女:两个以上的女人。

(10)荐:推举。

(11)族昆弟:同一高祖的兄和弟。昆:兄。

(12)不肖:不贤,不才。

(13)避舍:躲在家中。

(14)孙叔敖:即蒍(wěi)敖,春秋时楚国大夫,后任国相。

(15)令尹:即国相,楚国把国相称为令尹。

(16)霸:做霸主,做诸侯的首领。

【译文】

樊姬是楚庄王的夫人。

庄王初做国君时喜欢打猎,樊姬劝他,他却不听;樊姬就拒绝吃禽兽的肉,于是庄王改掉了喜欢打猎的毛病,辛勤地操劳国事。

一次,庄王主持朝会归来迟了。樊姬走下殿迎上去问道:“今日为啥回来迟了?难道不饥饿、疲倦吗?”庄王说:“和贤人在一起说话,就不知道饥饿和疲乏了。”樊姬说:“大王说的贤人是谁呢?”庄王说:“是虞丘子。”樊姬听后捂着嘴巴发笑。庄王问:“你为什么发笑呢?”樊姬说:“虞丘子贤良倒是贤良,就是不忠。”庄子说:“你指的是什么呢?”樊姬说:“我做你的妻子十一年,派人先后到郑国、卫国寻找美人进献于王,现在大王身边的嫔妃中比我贤的有两个,和我一样的有七个。我难道不想独占大王的爱宠吗?因为我听说,国王身边有两个以上的女人,是为了看哪个本领强,通过比较而听用能人。我不能因私利就不顾国事,我想叫大王多多见识、了解那些有出众才能的人。可是,虞丘子做国相十余年了,他所推荐的人不是他的子弟就是他的族兄弟,没有听说过他引荐过贤人、撤免过不贤的人,这是蒙蔽大王的耳目、堵塞贤人来朝的道路。知道有贤人不做荐举,是对大王不忠的表现;不知道谁是贤人、谁不是贤人,是无能的表现。我发笑不是应该的吗?”庄王听后很高兴。

第二日,庄王用樊姬的话问虞邱子,虞邱子慌忙离开座位不知该怎么回答,接着就躲在家中,派人接来孙叔敖推荐给庄王,庄王任命孙叔敖做了国相。孙叔敖果然很有本事,当国相才三年,庄王就做了诸侯的霸主。楚国的史官写道:庄王称霸是樊姬的作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