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楚老莱妻
楚老莱妻,楚老莱子(1)之妻也。
莱子逃世,耕于蒙山之阳(2)。葭墙蓬室(3),木床蓍席(4),衣缊食菽(5),垦山播种。
人或(6)言之楚王曰:“老莱,贤士也。”王欲聘以璧帛(7),恐不来。楚王驾至(8)老莱之门。老莱方织畚(9)。王曰:“寡人(10)愚陋,独守宗庙(11)。愿先生幸临(12)之!”老莱子曰:“仆(13)山野之人,不足守政。”王复曰:“守国之孤(14),愿变先生之志!”老莱子曰:“诺(15)。”王去。
其妻戴畚莱挟薪樵(16)而来,曰:“何车迹之众也?”老莱子曰:“楚王欲使吾守国之政。”妻曰:“许之乎?”曰:“然。”妻曰:“妾(17)闻之,可食以酒肉者可随以鞭捶(18),可授以官禄者可随以鈇钺(19)。今先生食人酒肉,授(20)人官禄,为人所制(21)也,能免于患乎?妾不能为人所制。”投其畚莱而去。
老莱子曰:“子还!吾为子更虑(22)。”遂行不顾(23),至江南而止,曰:“鸟獸之解毛(24)可绩(25)而衣之,据其遗粒(26)足以食也。”老莱子乃随其妻而居之。民从而家者(27),一年成落(28),三年成聚。
【注释】
(1)老莱子:春秋末年楚国的一位隐士。
(2)蒙山之阳:蒙山的南面。蒙山:山名,在今四川名山县北界。
(3)葭墙蓬室:芦苇做的墙,蓬草苫成的房子。葭:初生的芦苇。蓬:蓬草。
(4)蓍(shī)席:蓍草做的席子。蓍: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5)衣缊食菽:穿着破衣,吃着粗食。缊:乱麻,破絮。菽:豆类的总称。
(6)人或:有人。
(7)璧帛:璧玉和丝绸。帛:丝绸的总称。
(8)驾至:乘车来到。
(9)畚(běn):用蒲草编织的盛物工具。
(10)寡人:诸侯国王的自称,意思是寡德之人。
(11)宗庙:天子、诸侯祭祀祖先的处所即祖先庙。封建帝王把天下据为己有,故又以宗庙代国家。
(12)幸临:前往,来到。幸是表敬副词。
(13)仆:对自己的谦称。仆的本义是奴隶的一个等级。
(14)孤:诸侯国国君的自称,说自己德行不好。
(15)诺:应答声。
(16)戴畚莱挟薪樵:头顶着装满莱草的箩筐,挟带着柴禾。莱:草名,即藜草,幼可食;茎老可作手杖,也可点燃照明。薪樵:柴。
(17)妾:妻子的自谦称呼。
(18)可食以酒肉者可随以鞭捶:食人酒肉的人,就会受到人家的鞭打;用酒肉养活的人,就可以鞭打他。食(sì):供养,给……吃。
(19)可授以官禄者可随以鈇钺:对给了他官做给了他薪俸的人,就可以杀戮他。鈇钺:都是斧子,钺是大斧;这里用作动词。
(20)授:通“受”。
(21)为人所制:被人制约,受人约束。
(22)更虑:另想办法,改变主意。
(23)不顾:不回头看。
(24)解毛:脱掉的毛。
(25)绩:纺线,纺织。
(26)据其遗粒:收拾它们吃不了的粮食。粒:指粮食。
(27)从而家者:跟着他们在这里为家。
(28)落:人家聚居的地方。
【译文】
楚老莱妻即楚国隐士老莱子的妻子。
莱子逃避世乱,住在蒙山南面种田。芦苇做的墙壁,蓬草苫的房子,木头做的床,蓍草编的席,穿着破衣,吃着粗食,开荒播种。
有人告诉楚王说:“老莱子是个贤人。”楚王想用璧玉和丝帛聘请他,恐怕不来。于是乘车亲自来到老莱子的门前。老莱子正在编畚。楚王说:“我愚蠢浅陋,一个人难以掌好国家政权。希望先生赏脸前来帮助我!”老莱子说:“我是个乡巴佬,配不上替国君守江山。”楚王接着说:“作为国君,我亲自来请先生,还是希望先生能够改变自己不做官的主意!”老莱子说:“行吧!”楚王于是回去了。
他的妻子头顶着装满莱草的箩筐携带着柴禾回到家里,问道:“为啥门外的车轮印迹那么多呢?”老莱子回答说:“楚王想让我做宰相治理国家大事。”妻子问:“答应了吗?”老莱子说:“答应了。”妻子说:“我听说:食用别人酒肉的人,就会受到人家的鞭打;做人家的官、拿人家薪俸的人,就会受到人家的杀戮。现在如果先生去食用楚王的酒肉,接受楚王的官禄,就会被楚王束缚,能免于灾祸吗?我不愿受楚王的约束。”说罢,扔下箩筐和莱草就离家而去。
老莱子说:“你回来呀,我改变主意行不行?”妻子仍然不回头,一直向前走,走到长江南岸,才停下来,说:“鸟兽脱下的毛可以做衣穿,收拾鸟兽吃不完的粮食可以够饭吃。”老莱子就跟着妻子住下来。百姓纷纷跟着他们定居,这个地方一年时间就成了小聚落,三年之后就变成一个大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