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魯黔娄妻

十三、魯黔娄妻

魯黔娄妻,齐黔娄(1)先生之妻也。

先生死,曾子(2)与门人(3)往吊之。其妻出户。曾子吊之,上堂,见先生之尸在牖(4)下,枕墼席稿(5),缊袍不表(6),覆以布被,首足不尽敛(7),覆头则足见(8),覆足则头见。曾子曰:“邪引其被(9)则敛矣。”妻曰:“邪而有余不如正而不足也。先生以不邪之故,能至于此。生时不邪,死而邪之,非先生意也。”

曾子不能应,遂哭之曰:“嗟乎(10)!先生之终也,何以为谥(11)?”其妻曰:“以‘康’(12)为谥。”曾子曰:“先生在时,食不充虚(13),衣不盖形;死则首(14)足不敛,旁无酒肉。生不得其美,死不得其荣。何乐于此,而谥为‘康’乎?”

其妻曰:“昔先生,君尝欲授之政,以为国相,辞而不为,是有余贵也。君尝赐之粟三十钟(15),先生辞而不受,是有余富也。彼先生者,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16),不忻忻于富贵(17),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其谥为‘康’不亦宜乎?”

曾子曰:“唯斯人也,而有斯妇(18)!”

【注释】

(1)黔娄:战国时齐国隐士。鲁国、齐国先后请他做相做卿,均辞而不受,过着贫苦的生活。晋皇甫谧《高士传》:“黔娄先生者,齐人也。”

(2)曾子:曾参,孔子的学生。

(3)门人:弟子,学生。

(4)牖:窗户。

(5)枕墼席稿:枕着砖头块,铺着柴禾秆。墼(jī):砖坯。稿:禾秆。

(6)缊袍不表:以乱麻、旧棉絮做成的袍子又没有外罩。缊(yùn):乱麻,旧棉絮。

(7)敛:收聚,这里是遮盖的意思。

(8)见:通“现”,显露。

(9)邪引其被:把那被子拉成斜形遮盖。邪:歪斜,倾斜。

(10)嗟乎:哎,叹词。

(11)何以为谥:用什么做谥号呢?

(12)康:《逸周书卷六·谥法解》:“丰年好乐曰康,安乐抚民曰康,令民安乐曰康。”

(13)虚:口,饥饿的肚腹。

(14)首:此字原本是“手”,与上下文不符,故改为“首”。

(15)钟:量器,六石四斗为一钟。

(16)不戚戚于贫贱:处在贫贱之时不忧虑。戚戚:忧虑的样子。

(17)不忻忻于富贵:处在富贵的时候不得意忘形。忻忻(xīnxīn):欣喜得意的样子。

(18)唯斯人也,而有斯妇:正因为有这样的先生,才有这样的妻子。

【译文】

鲁黔娄妻即鲁国隐士黔娄的妻子。

黔娄先生死了,曾参和他的学生前去吊唁。黔娄的妻子迎于门外,曾参吊唁先生,走进堂屋,发现先生的尸体停在窗户下面。枕的是砖块,铺的是禾秆。穿着旧棉絮做成的袍子,又没有外套。盖着一条布被子,头和脚都盖不住。盖住了头,就露出了脚;盖住了脚,头却露在外面。曾子说:“把被子斜着去盖,就能盖严。”黔娄的妻子从门外进来听见了说:“斜着盖有多余的,还不如端着盖叫它不足吧!先生生前正因为方正不斜,所以才有这样的结局。活着做人不斜,死后给他斜着盖被子,并不是先生的心愿!”

曾子不能回答,就对着先生的尸体哭着说:“哎,先生死了,用什么做他的谥号呢?”黔娄的妻子说:“用‘康’字做谥号吧。”曾子说:“先生活着的时候,吃饭不能填饱肚子,穿衣不能遮盖肉体;死了呢,头和足还是盖不严,灵前连酒肉也没有。活着不能享福,死了又不能享荣,这其中哪里有康乐可言?怎能用‘康’做谥号呢?”

黔娄妻说:“从前,鲁国国君曾想把管理国政的大权交给他,叫他做国相,先生却拒绝不受,这就是说先生本来应该是有别人做不了的高官的;鲁国国君曾经赏赐先生三十钟粮食,先生还是拒绝不受,这就是说先生本来应该是有享用不完的财富的。那先生啊,以天下的粗茶淡饭为甘甜,以天下的低贱地位为安乐,不忧虑自己的贫贱,不羡慕别人的富贵,追求爱人而实现了爱人,追求正义而得到了正义。他死后用‘康’作为谥号不是很合适的吗?”

曾子感叹道:“正因为有那样的先生,才会有这样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