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柳下惠妻

十二、柳下惠妻

柳下惠妻,鲁大夫柳下惠(1)之妻也。

柳下惠处鲁(2),三黜而不去(3),忧民救乱。妻曰:“无乃渎乎(4)?君子有二耻:国无道(5)而贵,耻也;国有道而贱,耻也。今当乱世,三黜而不去亦近耻也。”柳下惠曰:“悠悠之民(6)将陷于害,吾能已乎(7)?且彼为彼、我为我(8),彼虽裸裎(9),安能污我?”油油然(10)与之处,仕于下位(11)

柳下既死,门人将诔之(12)。妻曰:“将诔夫子(13)之德耶?则二三子(14)不如妾(15)知之也。乃诔曰:“夫子之不伐(16)兮,夫子之不竭(17)兮,夫子之信诚(18)而与人无害兮,屈柔从俗不强察(19)兮,蒙耻救民德弥(20)大兮,虽遇三黜终不蔽(21)兮,恺悌君子永能厉(22)兮,嗟乎惜哉(23)乃下世兮,庶几遐年今遂逝(24)兮,呜呼哀哉魂神泄(25)兮,夫子之谥(26)宜为惠(27)兮。”门人从之(28)以为诔,莫能窜(29)一字。

【注释】

(1)柳下惠:即展禽,春秋时鲁国大夫。姓展,名获,字禽。封地柳下。谥惠。臧文仲执政时,他任士师(掌管刑狱的官),曾经先后三次被贬黜而仍旧不离开鲁国。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别处做官,他回答说:“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2)处鲁:在鲁国(做官)。

(3)三黜而不去:三次受贬(降职)但仍不离开鲁国。

(4)无乃渎乎:恐怕太不光彩吧!渎:亵渎。

(5)国无道:国君暴虐,没有德政。

(6)悠悠之民:众多的老百姓。悠悠,原文为“油油”,据上海中华书局版本的注文而改之。

(7)吾能已乎:我能够停止不管吗?已:止,罢休。

(8)且彼为彼、我为我:再说他们是他们我是我。

(9)裸裎(chéng):赤身露体。

(10)油油然:和悦恭谨的样子。《礼记·玉藻》:“礼已,三爵而油油以退。《注》:‘油油,悦敬貌。’”

(11)仕于下位:做他们的下级官员。

(12)诔之:哀悼柳下惠。诔:叙述死者生前事迹,表示哀悼的文辞。

(13)夫子:先生。

(14)二三子:你们。

(15)妾:妇女的自谦说法。

(16)不伐:不夸耀自己的功劳(理解为“不可指摘”也可)。夸耀自己的功劳叫伐。《论语·雍也》:“孟之反不伐。”

(17)不竭:没有什么精神负担(指被黜)(理解为“不朽”也可)。竭:负担。《说文解字》:“竭:负举也。”

(18)信诚:忠诚老实。

(19)屈柔从俗不强察:委曲求全不强求他人对自己彻底了解。从俗:指接受错误的贬黜。

(20)弥:更加。

(21)不蔽:正气未能被遮盖,未受蒙骗。

(22)恺悌君子永能厉:和气豁达平易近人的君子永远能够自勉自励。恺悌:和乐平易。《左传·僖公十二年》:“恺悌君子,神所劳矣。《注》:‘恺,乐也;悌,易也。’”厉:通“励”。

(23)嗟乎惜哉:哎,多么可惜啊!

(24)庶几遐年今遂逝:多希望他能高寿,现在却这样地去世了。庶几:期望。

(25)泄:消散。

(26)谥(shì):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被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27)惠:《逸周书》卷六《谥法解》:“柔质慈民曰惠,爱民好与曰惠。”

(28)从之:依按柳下惠妻的诔文。

(29)窜:改动。

【译文】

柳下惠妻即鲁国大夫柳下惠的妻子。

柳下惠在鲁国做掌管刑狱的官,先后三次受到错误的降职仍然不离开,还是担心百姓的疾苦,救助百姓的苦难。妻子说:“这样做恐怕太不光彩了吧?有修养的人有两件羞辱的事:国君暴虐自己却升官发财,可耻;国君英明自己却处在低贱的地位,也可耻。现在正是乱世,三次受到降职处分而还不离开,也就差不多够可耻了。”柳下惠说:“那么多的老百姓将陷于灾难,我能罢手不管吗?再说那些为非作歹的官员,他们是他们、我是我,他们虽然肮脏到赤身露体而不知羞耻,但对我会有什么影响呢?”于是,柳下惠仍然平和而认真地与那些人在一起,做着他们的下属官员。

柳下惠死后,门徒们要悼念他。妻子说:“你们打算悼念先生的德行吗?那你们不如我了解他了。”于是妻子就脱口而出念着悼词:“先生从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啊,先生死而无憾啊!先生忠诚老实、从不害人啊,委曲求全、不强求别人了解自己啊!蒙受耻辱救助民难,德行更高尚啊!即使三次蒙屈被贬官,正气也没有被挫伤啊!他像一个和气乐观、平易近人的正人君子,永远能自励啊!哎呀多么可惜,他去世了啊!多希望他能高寿,却就早早地走了啊!哎呀多伤心哪!他的英魂已经消散了啊!先生的谥号应该是‘惠’啊!”柳下惠的门徒完全同意她的悼词,没有谁能改动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