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对方赏识自己
如何让对方赏识自己
如果对方并不赏识你,你该如何是好?如果你试图找出对方观点的可取之处,但他们却未能看到你方所持观点的价值,整个谈判就会变得不平衡和不平等。你可能心生怨艾,认为你们应当对此讨价还价:“除非他欣赏我,我才不会表达对他的欣赏。”但是,正如之前所说,这种态度无法奏效,因为欣赏必须是真诚的。对于那些迫于压力而发出的赏识,你很可能持心存疑虑。
别气馁,你有很多方式可以帮助对方了解你的发言内容,从中找出可取之处并表达他们的理解。你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别人对你的赏识。
让对方了解你的观点
如果你觉得对方未能理解你所传达的信息,下面的做法能让事态有所改观。
约定具体时间,让对方听你讲。你可以让你的合作对象知道,你希望对方聆听你某个观点。罗杰记得一个三分钟改变整个局面的案例。
约翰·莱林是柏灵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我曾经是该律师事务所的律师。约翰和我各自准备了文书草稿,我们的巴基斯坦客户可能会把该文书寄给一位印度官员。我们分别阅读并评论了对方的文稿,约翰想要我们在他的文稿的基础上做修改。我则认为,他并没有察觉我觉得他的文稿质量不行。我告诉他应该选用我的文稿,他拒绝了——我们将在他的文稿上修改。我能不能提一些可以让他改变看法的建议呢?
我让他给我三分钟时间,阐述我的想法——他说他不能接受我所说的他的草稿所存在的问题。随后,他拿出怀表并将它放在正前方的书桌上,对我说:“好了,我给你三分钟。”我说了大概两分钟,他忍不住打断并反问我为何不早点跟他说清楚。他把自己的文稿扔进了垃圾桶,我们开始在我所准备的文稿基础上做修改。
我的心声被听到了。我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而且观点很有说服力。
对你希望被对方所赏识的信息进行加工。美国很多救护车的正前方的字母标识“ambulance”都是反过来印刷的。这种安排使得驾驶员能够从后视镜当中轻松看明白该标识。提出这种做法的构思人曾经非常明智地考虑过这个问题:“我们如何调整这个信息才能保证其他驾驶员能够看明白?”
在谈判当中,你要重新整理信息以让其他人能够正确理解。你可能告诉你的初级助理,他卖出去的所有东西都可以得到5个点的佣金。你觉得自己蛮大方,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却认为你把95%的收益留给了自己。他们把你的行为定性为贪婪,你的信息以及初衷都未被传达到位。
当你和对方的情绪都变得强烈的时候,将消息传达给对方并让他们感知到这些信息很难。举个例子,当你非常生气的时候,你可能想要抱怨对方给你带来了负面情绪。
“我很生气,因为你在签合同之前都不曾问过我。”
不要抱怨,抱怨会让人带有防御性。当他们盘算着如何抗辩(为何他们是正确的,而你是错误的)的时候,他们的倾听能力将急剧下降。双方携手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也将变小。
与此相反,你可以将你的愤怒作为前瞻性的信息传达给对方,让对方知道,你表达愤怒是为了改变将来的交流模式。
“我很生气——但我把自己的情绪告诉你,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在签署合同之前能够先咨询我。”
如果你的初衷并不仅仅是给自己加分,而是因为你需要借此传达可能会对将来造成的影响,从长期来看,你获得认可的可能性就会更大一些。
让对方在你的想法、感觉以及行为当中找到可取之处
你可以采取下列方式,帮助他人在你的观点和情绪当中找出可取之处。
请求对方从你的观点当中找出可取之处。不要为自己观点当中的可取之处争辩,通过向对方提问的方式让他们思考你的观点当中的可取之处。你可以说:“我不确定是否已经将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为什么你觉得我自认为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很重要、很有说服力?”
利用能引起共鸣的暗喻。如果其他人不在意你的情绪好坏,你可能因此感到愤怒。他们可能假装没有看到你的不安或者他们可能试着用抱怨来盖过你的情绪。那你如何才能鼓励他们从你的情绪感触当中找有价值的东西呢?
在谈话当中引入比喻不失为缓和紧张情绪的有效办法。比喻的使用可以让双方以间接或者柔和的方式,让双方体会到彼此的心情。不要说:“我对我们所处的形势感到担忧,对你感到失望,对我的同事感到生气,现在真的很无助。”你可以借助于比喻来抒发你的情绪:“我感觉我们像是在伴着不同的音乐节奏跳舞。”
无论你是单打独斗还是团队作战,你都可以用比喻来描述你们所共同面临的情绪考验。
以下例子供参考:
“我们像是在走钢丝,我们必须要有一张安全网。”
“我感觉咱们像是被浪头卷进危险水域,改变航向吧!”
“我感觉我们正在走进暴风雨的旋涡,我们怎么能一直朝着这个方向行进呢?”
“我感觉我们为自己挖了一个坑而且越挖越深,我们怎样才能从坑中爬出来?”
“我感觉我们正在奋力逆流而上,我们如何才能不这么费力?”
“房间突然袭来一阵寒意,你是否能够帮忙取取暖?”
比喻就像是你们之间的共同语言,便于克服分歧。借助于比喻,你们双方都可以承认情绪难题的存在并将它们转化为你们能够应对的问题。如果你们双方“像是伴着不同的音乐节奏跳舞”,你可能会问:“我们如何才能保持步调一致?我们是否需要先做短暂休息,回来再检查步调能否变得较为一致?”当遇到障碍时,你可以发问:“我们如何才能绕开这个障碍?我们是否应该为我们的谈话做好准备并审视双方的诉求?”
比喻是政治家、新闻记者以及谈判者惯用的表达方式,能引发听众直观的、心领神会的感受。例如,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斗争当中,美国、欧盟、联合国以及俄罗斯联合提出了“和平路线图”概念。“和平路线图”引发了全世界很多民众的共鸣,他们见证了争论者们如何在争斗当中“迷失自我”。路线图规定了两方的行为边界,绝非泛泛而谈:“我们将宣布一个新的计划,供大家借鉴。”路线图的有形属性让公众和政治家们可以把握和讨论具体事宜。
让对方听到你的声音
你可以采取下列方式,激励他人听你发言。
控制重点话题的数量。在准备所要表达的信息时,请尽量简化内容。你要对以下几个重要问题了然于胸:
•信息传达的对象是谁?
•他们可能会有怎样的反应?
•他们能理解相关信息吗?
•在他们看来,上述选择的利弊何在?
•他们更可能出现何种反应,热烈欢迎还是有意忽视?
简要回答上述问题,你就能掌握强大且清晰的思路。
询问对方的理解。你无法知道对方是否理解了你所说的内容,除非他们说出来。了解他们所听到的内容的最直接方法就是询问对方。你可以这样说:“我不确定是否已经将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请告诉我,你听到我说了哪些内容?”如果他们的回答并不准确,你可以当面澄清。此外,无论他们的回答是否正确,你的提问能够促使他们接下来仔细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