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结论
11 结论
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各种情绪。但是,谈判期间总是有太多事情需要思考,所以我们不太甚至从不考虑情绪因素。我们的脑袋总是充斥着各种想法,任由情绪自由发展。
绝大多数谈判者都将情绪视为清晰且理性思维的强大阻碍。于是,我们并未意识到正面情绪所带给我们的机会。虽然《独立宣言》反复强调“追求幸福”,对于如何追求幸福,系统化的尝试似乎少之又少。
如果我们不同意某人的观点,我们如何与对方互动,才能激发双方的正面情绪?正是基于此,本书提出了两大重要命题:
首先,主动出击。如果你无法欣赏你的谈判对象的意见,不要等到情绪爆发再做出反应。
其次,针对核心需求而非情绪。不要试图理解每种情绪及其可能的诱因,集中关注五大核心需求,借此激发你和对方的有益情绪。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些核心需求:
1.赏识。不被他人所认可总会让人情绪低落。我们可以通过理解对方观点,表达欣赏;从他们的想法、感受或者行为当中找到可取之处;我们可以通过语言或者行动将我们的理解传达给对方。我们同样也可以欣赏自己。
2.参与感。不要让每位谈判者觉得孤单和生疏,我们应当努力建立作为伙伴的结构联系或者作为知己的个人联系。
3.自主权。认识到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影响或者做出各种决定的自由。我们可以扩张自己的自主权,避免侵犯其他人的自主权。
4.地位。没有人喜欢被贬低的感觉。不要与他人比较谁的社会地位更高,承认各自的特定擅长领域,包括我们自己的。
5.角色。不能为我们带来成就感的角色会让我们觉得过于卑微和无所事事。我们可以自由选择角色,以更好地与对方合作。我们可以将任何可以让他们感到充实的角色纳入活动范围当中。
本书所介绍的理论并不能主动发挥效用,需要你们理解并将之付诸实践。你可以采取恰当的行为方式,满足他人以及自己的核心需求。表达欣赏,建立归属感,尊重每个人的自主权以及地位,塑造更有意义的角色。
我们坚信,巧妙利用核心需求能够改善工作以及家庭关系。你可以将谈判从压力重重且令人担忧的交流转变为肩并肩的对话,使得你们能够倾听对方心声,从对方那里学习经验并尊重对方,你可以收获更多。谈判将带来希望,而不是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