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地位保有觉察
对社会地位保有觉察
在谈判当中,人们可能会分享特定信息,让对方了解他们对自身所处社会地位的看法,暗示对方自己希望享受到的待遇。那些身处社会地位高层的人,比如公司董事长或者某国大使,可能希望获得特别尊重。虽然事实并非尽然,但是我们应当时刻保持警惕,找出存在上述需求的征兆。只要多点准备并仔细倾听,你可以得到很多信息,进而了解谈判对象对自身所处社会地位的看法。
仔细聆听对方对自己的描述。谈判对象是否提及她在耶鲁的进修经历?她是否提及上周与哪些重要人物共进晚餐?她是否暗示自己在一家竞争激烈的企业担任高级职位?
语言是对人们如何评价自己以及他人的最为明晰的线索。注意拿捏能够让对方感到欣赏和舒适的尺度。有些人希望直呼自己的名字,而有些人则希望以头衔称呼自己,比如博士、中尉或者教授等。
在几乎所有的文化当中,我们都能够用所使用的词汇传达我们对其社会地位的看法。例如,发言者可以用“您”,而非“你”,传达自己的景仰之情。在一些文化当中,级别较低的谈判者直呼级别较高者的名字是无礼的。(如果心存疑虑,比较保险的做法是以较为正式的称呼打头阵,让对方邀请你以较为随意的方式称呼自己。)
你可以让对方直接称呼你的名字,营造随和气氛,并询问对方希望被如何称呼。教授们通常希望研究生们将他们的教授头衔和姓氏连在一起称呼自己。某天,导师告诉某位学生:“请不要叫我史密斯教授,叫我约翰就行。”学生忍不住表达了自己的兴高采烈之情。正式程度的变化意味着他们之间关系类型的微妙变化,在教授眼中,学生的勤奋态度以及与自己之间的良好关系使得学生的地位得以提升。
如果你的社会地位高于对方,他(她)很有可能希望通过你们之间的合作,获得某些社会地位。对个人联系的渴求将鼓励对方为取得谈判胜利做出深入的情感承诺,进而建立长期、稳定的友好关系。与老练的谈判者或者名人合作,能够提升某人的社会地位。
个人的社会地位通常取决于所在团队、企业或者工作小组的价值。例如,在某些互联网公司中,年轻人的受重视程度高于资格较老的员工。在这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有着50年企业管理经验的行政人员的地位可能还不如刚跨出大学校门的23岁的毛头小伙,因为后者充满创造力,而且熟练掌握最新的电脑革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