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你的自主权,但不要侵害他人的自主权
停止阅读本书。(马上!)
虽然你可能也想放下这本书,但是你并不欢迎别人对你发号施令。我们正在通过命令来侵犯你的自主权——即你做出并实施某项决定的自由。
我们都希望享受一定程度的自主权。如果警察径直走向你并将你的双手铐住,手铐就限制了双手自由行动的能力。手铐侵犯了你的自主权,即便你现在并不想用自己的双手做些什么。
我们的自主权越大,在他人看来,我们侵犯他们的自主权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接下来,将为大家讲述伊丽莎白的经历,因为这个案例能够恰如其分地说明这一观点。
伊丽莎白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企业律师,她跟我们分享了她曾参与的某个谈判。她原以为这个谈判只是“简简单单的、两相情愿的收购行为”。
在两位法律助理的陪同下,我终于抵达芝加哥奥黑尔机场,去见对方律师约翰。约翰单独赴约,他发现我带了两名年轻律师随行,看起来略显吃惊,表现得有些不安。
“根据我的理解,”他说,“这只是我们两人的初次见面。我们将逐渐熟悉彼此,并根据我发送给您的日程制订计划。很显然,我们之间的谈判将持续很长时间。”
“但是,”我说,“我的两位法律助理才是最终合同初稿的整理人,我非常希望他们能够参与我们之间的讨论。”
“最终合同的初稿!”他大声说,“那也太一意孤行了吧!你带着你的团队,他们带着合同初稿?在我们初次见面之前,你就这么做了?算了,今晚我家夫人将为我们两个人设宴,我们到时候再谈吧。”
“晚餐?抱歉,我之前并不知道今晚有饭局,已经做了其他安排。”
“那我可以打电话给我夫人,告诉她晚宴已经取消。”他说,“我现在邀请你举行一对一的会面,地点就定在我预约过的机场B会议室,会议室就在楼上。我们可以讨论决定,是否将你的两位同事纳入我们的会议当中。”
“听起来不错。”我回答。
“当然,”他说,“我都不知道现在是否可以订到更大的房间。”
很显然,本次谈判有些出师不利。谈判双方都未能想到依靠一己之力是无法做出让双方都感到满意的决定的,即便是极其细微的事情——比如,后勤问题——也能够迅速点燃情绪。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某人所做的决定是错误的,而是因为做决定之前未征求对方的意见。作为谈判者,如果你的决定涉及其他人,你应当时刻准备着接受刁难:
“我不同意这样做!”
“没人征求我的意见!”
“我甚至都没听说过这件事情!”
当其他人过分限制我们自主权的时候,我们很可能会感到生气。
他们可能会对我们施压,让我们勉强同意他们的要求:“这就是我们的最终报价——要不要随便你!”
他们可能试图限制我们的思维:“别妄想退出这个交易,想都别想!”
或者,他们可能劝我们打消某些情绪:“生意没做成也别生气,过去了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