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棘阿米巴药物
棘阿米巴原虫是一种可见于土壤、污染的淡水、海水、游泳池、谷物及家畜的小型原虫,棘阿米巴也常存在于人类鼻腔黏膜,还可见于接触镜或清洗镜片的溶液,在自然界中,棘阿米巴以滋养体和包囊两种形式存在,滋养体是棘阿米巴的活动期形式,主要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包囊是棘阿米巴的静止期形式,能耐受干燥、高温及化学物质的损害,两种形式可相互转化。
棘阿米巴性角巩膜炎可由棘阿米巴直接感染或对被杀死的棘阿米巴的免疫反应引起,常与轻度角膜和/或巩膜外伤史、直接暴露于土壤和污染的水中及佩戴角膜接触镜有关。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以治疗棘阿米巴眼部炎症,使用较广的包括以下几类:
(一)阳离子防腐剂
体外试验表明,阳离子防腐剂有很强的杀灭棘阿米巴滋养体及其包囊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是干扰了膜的功能。临床上无论是作为首选用药,还是在其他药物治疗失败的情况下,都显示了良好的疗效。目前常用的是0.02%的氯己定,对角膜上皮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氯己定(chlorhexidine)
1.剂型规格:0.12%含溶液500mL∶0.6g。0.02%滴眼液8mL∶1.6mg。
2.用途:本品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有广谱杀菌、抑菌作用,抗菌谱包括革兰阳性和阴性菌、真菌、棘阿米巴以及某些病毒。氯己定吸附于细胞壁后,改变其表面结构和渗透平衡,胞浆成分渗漏,高浓度时可使胞浆凝固,抑制了细胞壁的修复,这种作用方式不易产生耐药性。治疗棘阿米巴性角膜炎、巩膜炎。
3.用法用量:0.02%眼液滴眼。
4.毒副作用
(1)偶可引起皮肤过敏或接触性皮炎。
(2)高浓度溶液对眼结膜或其他敏感性组织刺激性强。
5.药物代谢:本品不被皮肤和胃肠道黏膜吸收。
6.药物相互作用:暂无相关资料。
7.注意事项
(1)因本品具有刺激性,故建议勿用于脑、脑膜、中耳及其他敏感性组织。
(2)避免高浓度溶液接触眼结膜或其他敏感组织,除非必需时使用其稀溶液。本品可被某些软质角膜接触镜吸收,而对眼睛产生刺激。
(3)误用高浓度溶液做膀胱灌洗可引起血尿,意外静脉用药可造成溶血。
(4)本品误服后黏膜刺激症状明显,而系统毒性罕见。在误服的急性期可考虑洗胃及使用胃肠道保护剂。
(二)芳香族双脒类
芳香族双脒类药物可以抑制棘阿米巴DNA的合成,对滋养体和包囊均有效。这类药物是应用最早的、能有效控制阿米巴角膜炎的药物,与阳离子防腐剂具有协同作用。阳离子防腐剂能够破坏膜的功能,有利于芳香族双脒类药物进入虫体发挥作用。二者联合使用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案。常用的有0.15%依西双溴丙脒和0.1%普罗帕脒。但长时间应用对角膜组织可产生药物毒性反应。
(三)依西双溴丙脒(Dibrompropamidine isethionate)
1.剂型规格:眼膏剂:0.15%,眼膏3g∶415mg。
2.用途:具有抗细菌和抗真菌及抗阿米巴作用,对革兰阳性菌有效,对某些革兰阴性菌如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也有作用,抗菌作用不受脓血影响。
(1)霜剂用于表面感染及轻微烧伤及其他损伤,以及脓疮、癣、外耳道炎等。
(2)眼膏用于治疗眼睑炎、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感染。
3.用法用量:0.15%眼膏涂眼。
4.毒副作用:可有轻度眼部不适症状。
5.药物代谢:无眼部相关研究。
6.药物相互作用:本品不宜与其他肾毒性或耳毒性药物合用。
(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巴龙霉素和新霉素与芳香族双脒类药物合用,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新霉素具有类似氯己啶和PHMB的作用,可以破坏棘阿米巴的外膜,促进芳香族双脒类药物进入虫体发挥作用,但对包囊无效。应用过程中也应注意其毒性作用,避免长期使用。
巴龙霉素(Paromomycin)
1.剂型规格:片剂0.1g;片剂0.25g。
2.用途:本品为氨基糖苷类广谱抗生素,抗菌谱与新霉素相似。其特点是对阿米巴原虫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它能有效地抑制阿米巴原虫的共生性细菌(大肠埃希菌),使阿米巴原虫生长繁殖发生障碍,并直接杀灭阿米巴滋养体。对革兰阴性杆菌、抗酸杆菌均有良好抑菌作用。临床主要用于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肠炎及绦虫病。
3.用法用量
(1)肠阿米巴病成人每次0.5g,每日3次,共7天。儿童每日30mg/kg,分3次服用。
(2)隐孢子虫病,成人每次0.5~0.75g,每日3次。
(3)结肠手术前准备及肝性脑病患者,成人每次1g,每日3次。
4.毒副作用
(1)口服可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偶可引起吸收不良综合征。
(2)长期口服可引起二重感染。
(3)对肾脏有一定毒性。
(4)有头痛、头晕等中枢神经症状。
5.药物代谢:本品口服后很少吸收,大部分药物以原形随粪便排出。
6.药物相互作用:本品不宜与其他肾毒性或耳毒性药物合用。
7.注意事项:
(1)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交叉过敏:对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过敏的患者也可能对本品过敏。
(3)在用药过程中宜定期进行尿常规和肾功能测定,以防止出现肾毒性,并进行听力检查或听电图测定。
(4)下列情况应慎用本品:失水、第Ⅷ对脑神经损害、重症肌无力、帕金森病、肾功能损害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5)长期口服本品的慢性肠道感染患者,尤其伴有肾功能减退或同服其他耳毒性或肾毒性药物者,尤应注意出现肾毒性或耳毒性症状的可能。
(6)本品口服虽很少吸收,但妊娠期妇女宜慎用。哺乳期妇女在服用本品期间应暂停哺乳。
(7)目前尚缺少早产儿与新生儿安全应用本品的资料,故早产儿与新生儿不宜应用。
(8)老年患者宜慎用本品。
(9)本品不宜与其他肾毒性或耳毒性药物合用。
(五)咪唑类
咪唑类可以影响棘阿米巴细胞壁的稳定性,在治疗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单独用药往往无效。药物主要包括克霉唑、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和咪康唑等(见抗真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