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眼部结构和功能的全身用药
2025年08月10日
第十八章 影响眼部结构和功能的全身用药
眼部的组织结构和代谢具有多样性。无血管结构的晶体主要通过无氧酵解进行代谢,而视网膜恰好与此相反,完全通过有氧代谢。视觉信息的传入和双眼协调运动则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多样性的生理特征和复杂的神经传导决定了很多全身用药物会对眼部产生影响。此外,眼部结构相对紧凑、血流丰富,也易导致眼部疾病。血-眼屏障,也就是血房水屏障和血视网膜屏障,对限制药物的不良反应起了很大作用。然而,这些屏障渗透性的改变也很容易导致系统性药物通过血运进入眼内组织,如视网膜、色素上皮、视神经,引发眼部病变。
一些药物的血药浓度即使在治疗量范围内也可以引起眼部的副作用,也有一些不良反应仅在药物过量或者严重中毒时才会发生。基因的遗传倾向性决定某些人更易发生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用药的时间、年龄也决定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如心血管疾病需长期用药,老年人由于药物代谢清除缓慢,也更易发生不良反应。有一些不良反应则是特发性的。
药物成分会在眼部的不同结构中沉积,一些药物会导致角膜损伤,一些则是网膜易感。幸运的是很多不良反应,如果发现及时,停药后都是可逆的;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则会造成不可逆性的眼部损伤,甚至致盲。不同的系统用药,在眼部产生不良反应的时间也不同,昔多芬在应用4小时后就可以产生视力障碍,而卡莫司汀产生不良反应则需要6周或者更长时间,因此,对系统性用药患者,进行眼科定期随诊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