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及分类
2025年08月10日
一、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及分类
闭角型青光眼具有浅前房及窄房角的解剖特点。在某些特定因素的作用下,可产生瞳孔阻滞,引起房角阻塞,诱发眼压升高。药物治疗方面,施用拟胆碱能药物,可引起瞳孔括约肌及睫状体收缩,瞳孔明显缩小,减少虹膜根部组织的堆积,从而开放房角,使房水循环恢复正常。为了避免埃迪瞳孔缩小,瞳孔后粘连和严重的头痛,应尽可能避免长期使用拟胆碱药物。对于特殊类型的闭角型青光眼,如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不建议使用拟胆碱能药物。
开角型青光眼病因不明。该病与眼压密切相关,眼压可以升高,也可以正常。根据患者是否有眼压升高,分成“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型”和“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两种类型。患者房角开放,眼压升高的原因是房水的外流受阻于小梁网-Schlemm管系统。治疗尚无根治的办法。最有效的治疗是通过降低眼压,来终止或延缓视野的恶化。降眼压眼药水主要有前列腺素类衍生物、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断剂、肾上腺素能α2受体激动剂、碳酸酐酶抑制剂、拟胆碱类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