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手术中用药

四、手术中用药

(一)聚维酮碘(Povidone-iodine)

1.剂型规格:5%溶液50mL∶2500mg。

2.用途:用于化脓性皮炎、皮肤真菌感染、小面积轻度烧烫伤,也用于小面积皮肤、黏膜创口的消毒。

3.用法用量

(1)外用:用棉签蘸取少量,由中心向外周局部涂搽。每日1~2次。

(2)眼科手术前消毒:0.5%~2.5%滴眼和眼周皮肤。

4.药理作用:本品为消毒防腐剂,对多种细菌、芽孢、病毒、真菌等有杀灭作用。其作用机制是本品接触创面或患处后,能解聚释放出游离碘发挥杀菌作用。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对真菌、衣原体、病毒也有杀菌作用。对棘阿米巴滋养体和包囊均有效。

5.毒副作用:极个别病例用药时创面黏膜局部有轻微短暂刺激,片刻后即自行消失,无需特别处理。滴眼有轻度刺激。对碘过敏者慎用。

6.禁忌: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7.药物相互作用:本品不得与碱、生物碱、水合氯醛、酚、硫代硫酸钠、淀粉、鞣酸同用或接触。

8.注意事项

(1)本品为外用药,切忌口服;如误服中毒,应立即用淀粉糊或米汤洗胃,并送医院救治。

(2)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生咨询。

(3)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4)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5)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6)本品进入眼内易损伤角膜内皮细胞和视网膜。

(7)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二)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rate)

1.剂型规格:注射液2mL。

2.分子量:不同工艺生产的透明质酸的分子量也各不相同,天然性状的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为80万~250万。

3.临床应用:眼科手术辅助用医疗器械,用于白内障摘除术和人工晶体手术等。骨科手术:主要用于预防肌腱粘连,缝合术后于暴露肌腱吻合处、腱周、腱间均匀涂抹本品,也可于损伤修复部鞘内或局部注射,或二者并行,视情况而定。关节腔内注射:常用于治疗骨关节炎及类风湿关节炎等。

4.药理作用:大分子多糖聚合体,具有良好的黏弹性,其黏稠度比房水或生理盐水高20万倍。具有润滑、阻隔、渗透和支撑等作用。可以保护角膜内皮,形成前房、维持前房恒定深度。可作为玻璃体代用品。

5.不良反应:眼内注入可引起一过性高眼压。

6.注意事项

(1)本品为无菌、无热源制品,应严格无菌操作,一次性使用。

(2)必须在充分止血条件下使用,否则会降低防粘连效果。

(3)仅适用于创面涂布,不得静脉注射。

(4)本品不得稀释使用。

(5)本品勿与含苯扎氯铵等阳离子化合物接触,以免产生浑浊。

(6)对本品有过敏史者禁用。

7.相关产品(表17.2)

表17.2 透明质酸钠相关产品信息

(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HPMC)

1.剂型规格:注射剂1mL。

2.临床应用:作为眼科手术辅助剂,眼前段手术中注入前房,使前房加深,便于手术操作。用于白内障手术和抗青光眼手术及角膜移植手术等。

3.药理作用:天然植物纤维材料提炼而成。低分子量,低黏度,低表面张力,涂布性好。术后24小时内98%的残余可通过小梁网排出眼外。本品不含蛋白质,不易引起炎症和过敏反应。

4.不良反应:手术中前房如有残留物,术后短时间内眼压升高。

(四)平衡液(Equilibrium Liquid):复方乳酸钠葡萄糖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

1.成分:本品为复方制剂,其主要组分为每1000mL中含乳酸钠3.10g、氯化钠6.00g、氯化钾0.30g、氯化钙(CaCl2·2H2O)0.20g、无水葡萄糖50.0g。

2.适应证:用于白内障手术,玻璃体切除手术时做灌注用。前房或玻璃体腔适量注入。

3.不良反应:眼内冲洗时间过长,可引起角膜水肿。

(五)平衡盐溶液(Balanced Saline)

1.成分:本品是一种无菌生理平衡盐溶液。每毫升溶液含:氯化钠0.64%,氯化钾0.075%,二水合氯化钙0.048%,六水合氯化镁0.030%,三水合醋酸钠0.39%,二水合枸橼酸钠0.170%,盐酸和/或氢氧化钠(用于调节pH)和注射用水。

2.适应证:需要进行灌注的眼、耳、鼻或喉部手术。

3.不良反应:眼内冲洗时间过长,可引起角膜水肿。

(六)增效平衡盐溶液(Synergistic Balance Salt)

1.成分:灌注液每毫升含氯化钠7.14mg,氯化钾0.38mg,二水合氯化钙0.154mg,六水合氯化镁0.2mg,磷酸二氢钠0.42mg,碳酸氢钠2.1mg,葡萄糖0.92mg,二硫谷胱甘肽(氧化谷胱甘肽)0.184mg,盐酸和/或氢氧化钠(用于调节pH)。溶于注射用水中。

2.适应证:可用于需要进行灌注的眼内手术。

3.不良反应:眼内冲洗时间过长,可引起角膜水肿。

(七)硅油(Silicone Oil)

1.成分:常温下呈液态,光学透明,屈光指数为1.375~1.4035,与玻璃体的屈光指数相近。

2.适应证:主要用于其他充填物难以治愈或治疗失败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合并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视网膜脱离、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后极部裂孔的视网膜脱离、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

3.不良反应

(1)白内障:发生率为49%~100%。

(2)青光眼:与硅油小滴阻塞小梁网有关,色素细胞、吞噬细胞也可存在于小梁网,是眼压增高的因素之一。

(3)角膜病变:由于硅油进入前房与角膜内皮相接触,阻断了角膜营养物质的运输,使内皮功能失代偿。

(4)硅油乳化:短分子链的硅油易于乳化,硅油内的挥发物雾化而导致乳化。

(八)过氟化碳液体(Perfiluoro carbon Liquid)

1.成分:一种低黏度高比重的液态化合物,室温或体温下呈液态、无色透明,是一种比重比水重的玻璃体替代物。

2.适应证:作为液体器械用于:PVR手术;巨大视网膜裂孔手术;晶状体、人工晶体脱入玻璃体腔的手术处理。

3.不良反应

(1)过氟化碳进入视网膜下,在液体平面超过裂孔时做膜的剥离时易产生。

(2)在过氟化碳液泡周围产生小滴,分散乳化,影响眼底观察,不易吸净。

(3)术后过氟化碳液体残留,大滴残留应取出,小滴残留长期观察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