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员工培训
第五章 员工培训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培训的定义及培训的作用;熟悉员工培训需求分析,能够有效地设计员工培训系统;掌握员工培训的方法,了解员工培训的主要内容及特征;掌握员工培训体系的构建以及员工培训效果评估的主要内容。
导入案例
海尔的培训环境
海尔为充分实施全员的培训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培训软环境,在内部建立了培训教师师资网络。首先对所有可以授课的人员进行教师资格认定,持证上岗,同时建立了内部培训管理员网络,以市场链SST流程建立起市场链索机制及培训工作考核机制,每月对培训工作进行考评,并与部门负责人及培训管理员工资挂钩,通过激励调动培训网络的灵活性和能动性。
在外部,建立起了可随时调用的师资队伍。目前,海尔以青岛海洋大学海尔经贸学院的师资队伍为基本依托,同时与瑞士IMD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中欧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法国企顾司管理顾问公司、德国莱茵公司、美国MTI管理咨询公司等国内外20余家大专院校、咨询机构及国际知名企业的近百名专家教授建立起了外部培训网络,利用国际知名企业丰富的案例进行内部员工培训,在引入国内外先进教学和管理经验的同时,又借用此力量,利用网络将海尔先进的管理经验编写成案例库,成为MBA教学的案例,也成为海尔内部员工培训的案例,达到了资源共享。
海尔集团除重视“即时”培训外,更重视对员工的“脱产”培训。在海尔的每个单位,几乎都有一个小型的培训实践中心,员工可以在此完成诸多在生产线上的操作,从而为合格上岗进行充分的锻炼。
为培养出国际水平的管理人才,海尔还专门筹资建立了用于内部员工培训的基地——海尔大学。海尔大学拥有各类教室12间,可同时容纳500人学习及使用,有多媒体语音室、可供远程培训的计算机室、国际学术交流室等。为进一步加大集团培训的力度,使年轻的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得到新知识,海尔国际培训中心第一期工程于2000年12月24日在国家风景旅游度假区崂山仰口投入使用,该中心建成后可同时容纳600人脱产培训,且完全按照现代化的教学标准来建设,并拟与国际知名的教育管理机构合作,举办系统的综合素质培训及国际学术交流,办成一座名副其实的海尔国际化人才培训基地,同时向社会开放,为提高整个民族工业的素质作出海尔应有的贡献。
资料来源:孙健敏.海尔的人力资源管理.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