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职业生涯管理

第三节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组织竞争加剧,组织的稳定性下降,企业组织的兼并、裁员、破产或倒闭层出不穷。出于对企业提供工作是否持久的忧虑,员工开始考虑自己的职业前景。很多学者认为,现在,员工自我职业生涯管理越来越重要,而且与过去相比,从观念到内容都在变化,比如职业生涯管理主体在发生变化,职业生涯发展将主要由个人管理而非由组织管理。

一、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定义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也称自我职业生涯管理,是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成就最大化为目的,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管理实现个人的发展愿望。即在组织环境下,由员工自己主动实施的、用于提升个人竞争力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它侧重于考虑个人的职业发展,而不是企业的需要。员工自行分析他们的目标和技能,进行分析时可能会综合考虑员工职业发展的企业内部和外部因素。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性对个人来说,关系到个人的生存质量和发展机会;对于组织来说,关系到保持员工的竞争力。

影响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因素一方面是来自组织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员工自身的特点。组织影响因素很多,如组织的性质、发展阶段、效益、企业文化等。员工的前途和去留,有赖于组织实施的职业管理,在组织提供的有效职业管理中,如何创造一个高效率的工作环境和达成引人、育人、留人的企业氛围。让员工从一般走向优秀、迈向卓越,并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组织是很多组织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影响着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管理。另外,每个人的职业发展都需要经过几个阶段,并需要依据职业发展周期调整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职业偏好,因此并不是每个人的职业发展周期都是一样的,他们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和逐步形成价值取向和偏爱。

二、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原则

1.利益整合原则

利益整合是指员工利益与组织利益的整合。这种整合不是牺牲员工的利益,而是处理好员工个人发展和组织发展的关系,寻找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的结合点。每个个体都是在一定的组织环境与社会环境中学习发展的,因此,个体必须认可组织的目标和价值观,并把自身的价值观、知识和努力集中于组织的需要和机会上。

2.动态目标原则

一般来说,组织是变动的,组织的职位是动态的,因此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也应当是动态的。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目标应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在“未来职位”的考虑方面,员工除了要用自身的良好成长加以保证外,还要注重组织需求的不断变化。

3.发展创新原则

发挥员工自身的创造性。在确定职业生涯目标时,员工个人应该认识到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工作,不能依靠一套既定的程序,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实现,而是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潜能,结合自身特点,达到自我实现。还应当看到,一个人职业生涯的成功,目标的实现不仅仅是职务上的提升,还包括工作内容的转换或增加、责任范围的扩大、创造性的增强等内在质量的变化。

4.全程推动原则

在实施职业生涯管理的各个环节上,员工个人应该进行全过程的思考、设计、实施和调整,以保证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活动的持续性,使其效果得到保证。

5.全面评价原则

为了对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状况和管理工作状况有正确的了解,要由组织、员工个人、上级管理者、家庭成员以及社会有关方面对职业生涯进行全面的评价。

三、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步骤

(一)进行自我评估

即要全面了解自己。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弄清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会选择什么等问题。作为员工个人职业生涯管理的基础,要求首先应对自己做全面的分析,通过自我分析,正确深刻地了解自己,如此才能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出最好的选择。对自身素质进行分析、评价的方法有很多,但目前结合职业人自身的人格特征、工作兴趣、能力结构及工作价值观和职业倾向等,比较通用的是采用国际权威的SWOT分析法,全面明确个人自身优劣势和社会环境所包含的机会威胁,确定出适合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组织和职位。

(二)转换观念

即员工要转变陈旧的观念,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观念,走出误区,破除“大锅饭”、“铁饭碗”的观念,并树立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的观念,要增强规划职业生涯的意识,学习有关知识,增强有效规划职业生涯的积极性,为将来职业转换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职业定位

即要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职业定位是职业生涯的“镜子和尺子”,用于看清你的职业倾向,指导你未来5~10年的职业积累和发展,也是解决“自己内心真正渴望做什么事”的问题,是职业目标。明确而适合的目标,是漫漫职业生涯中的灯塔,指引自己走向人生成功。因此,这个目标必须是经过员工认真选择,对它的每种结果都做过评估,并且符合自己的整个生活模式和价值观,同时,员工会为所选择的目标而感到骄傲,充满信心,并愿付诸行动来完成。

(四)环境评估

在对自己有了较清晰的认识了解后,就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机会进行评估,主要是评估组织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

(五)确立目标

确立目标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通常目标有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之分。长期目标需要个人经过长期艰苦努力、不懈奋斗才有可能实现,确立长期目标时要立足现实、慎重选择、全面考虑,使之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短期目标更具体,对人的影响也更直接,也是长期目标的组成部分。

(六)实施策略

即要制定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行动方案,要有具体的行为措施来保证。要制定周详的行动方案,更要注意去落实这一行动方案,通过各种积极的具体行动去争取目标的达成。

(七)评估与反馈

整个职业生涯管理是否完善要在实施中去检验,看效果如何,及时诊断职业生涯管理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对策,对目标进行调整与完善。在达成职业目标的过程中自觉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修正对自我的认知和最终的职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