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的临床快速诊断需要掌握哪些基本方法?

9 鸡病的临床快速诊断需要掌握哪些基本方法?

生产上鸡病的种类繁多,症状复杂,同时并发症较多,为了及时对病鸡进行救治,必须运用正确的诊断方法和技巧对疾病作出初步诊断。

(1)鸡场基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①鸡场的历史,饲养品种,饲养量和上市量,经济效益,工作人员文化程度和来源等。

②鸡场地理位置,周围环境,附近是否有其他养禽场、畜禽加工厂或市场,是否受气候变化和热应激影响等。

③是平养、离地网养还是笼养,平养垫料是否潮湿,采用哪种食槽和饮水器,如何供料、供水,粪便、垫料如何清理等。

④饮水来源和卫生标准,水源是否充足,是否缺水、断水。

⑤育雏是采用多层笼养还是地面平养,是地下保温还是地上保温。

⑥鸡场生产记录。

⑦种鸡采用何种产蛋箱,数量、位置、卫生状况如何。

⑧孵化房的位置,孵化房内温度和湿度是否恒定,受外界影响程度;孵化机的种类和性能如何。

⑨免疫接种情况调查,包括疫苗种类、来源、批号、有效期、保存条件及接种时间等。

⑩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包括药物种类、剂量、给药途径、用药疗程及效果等。

(2)临床检查 尤其是对重大疫病的诊断,必须到生产现场对鸡群进行临床检查,在了解鸡群大体状况后,还要对鸡群进一步仔细地观察,以便发现异常情况。

①群体情况。鸡群的营养和发育状况、体质强弱、大小均匀度;有无神经功能不正常的病鸡;眼鼻是否有分泌物,分泌物是浆液性、黏液性还是脓性;眼结膜、脸面是否肿胀;有无咳嗽、异常呼吸音和怪叫声;口角有无黏液、血液或过多饲料黏附;采食量和饮水量如何,嗉囊是否异常饱胀;排粪动作与粪便是否异常;鸡群发病数、死亡数,死亡是多发生在下午、夜间还是全日均匀,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是几小时还是毫无前兆症状而突然死亡等。

②个体检查。眼结膜是苍白还是为潮红或黄色,眼结膜下有无干酪样物,眼球是否正常;打开口腔,观察喉气管有无明显充血、出血,喉头周围是否有干酪样物附着等。

(3)病理解剖学检查 由于鸡个体较小而多为群养,有利于病理解剖学检验。为了诊断的准确性,病理解剖应有一定的数量,一般应解剖5~10只病死鸡,然后对病理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

①体表检查。羽毛是否整齐,冠、肉髯和面部是否有痘斑或皮疹,口、鼻、眼有无分泌物等。

②剖检观察。气囊膜有无混浊、增厚或被覆渗出物等;胸腹腔内液体是否增多,体腔内器官表面是否有渗出物;心包囊是否混浊或有渗出物黏附,心包液是否增多。随后顺次将心脏、肝脏摘出,将腺胃和肌胃、胰、脾及肠管一起摘出,再取出肺脏和肾脏,并对上述器官逐一检查;然后用剪刀将下颌骨剪开并向下剪开食道和嗉囊,另将喉头、气管和支气管剪开检查;最后剪开头皮,取出颅顶骨,小心取下大脑和小脑检查。

(4)治疗性诊断 在难以准确判断鸡病的前提下试投某种药物进行治疗诊断也是临床诊断的一种方法。如按疗程投服广谱抗菌药物后效果不明显,则怀疑多为病毒性或寄生虫疾病。

(5)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某些疾病对不同品种鸡的易感性不同,这是临床上常见的现象。如白洛克鸡易受马立克氏病毒攻击,而本地鸡就相对轻微。一般说,雏鸡抗病力低于成鸡,如球虫病、鸡白痢等对雏鸡危害极大而成鸡则多为阴性感染。

以上5个方面在具体运用时要注意考虑各种方法的相辅相成,要善于融会贯通。一般能用一种诊断方法解决问题的,就不要把所有的诊断方法都用上,以免引起诊断紊乱而抓不住重点。有时候需要两种或多种诊断方法相互配合使用,但有一些并发症和疑难症,通过综合诊断仍不能确诊时则需送化验室作进一步诊断。